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華國鋒提議由葉劍英擔任黨中央主席,主持中央的工作時,葉劍英堅決推辭,並提議由華國鋒擔任黨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會議經過討論,一致通過 華國鋒 為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2] : 388 。

  2. 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宜偉,字滄白,廣東省 梅縣 人,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長期擔任黨、國家和 ...

  3. 2011年2月3日 · 1967年1月,葉劍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作了關於穩定軍隊的專題發言會后,他拿著全國軍分區以上軍事單位受沖擊的統計表,當面斥責江青,指出:“內憂必然引起外患”,“穩定軍隊是黨和國家根本利益!

  4. 葉劍英 (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 宜偉 ,字 滄白 ,男, 客家人 , 廣東 梅縣 人, 中國共產黨 革命家 、 政治家 、 軍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開國和第二代主要 領導人 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 十大元帥 之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 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 ...

  5. 2018年12月27日 · 1979年1月1日由人大委員長葉劍英名義所發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則意味兩岸關係走入一個新的階段。 國際體系雖然處於冷戰的高峰,然而美中關係已有新的突破與轉變,最關鍵的在於11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也意味鄧小平所主張的「改革開放」時代到來,中共對台政策的方針也需要大幅的調整,相較先前以「國防部長」此一肅殺的職銜公告,「人大常委會」則呈現了更多的政治與統戰意義。 由於中共結束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革命現代化路徑,取而代之的是以改革開放與物質生產力為主的新模式,因此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也必須符合中共政治發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此一階段的告台灣同胞書就可找到以下的政治脈絡:以「每逢佳節倍思親」與民族利益作為號召,結束兩岸軍事對峙、開放三通與擴大兩岸交流。

  6. 2021年10月22日 · 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發表了著名的《關於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談話,進一步提出了實現國家統一的九項具體政策(又稱「葉九條」),建議舉行國共兩黨對等談判,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 他在晚年仍經常會見回鄉觀光、探親的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鼓勵大家為國家的統一和建設多作貢獻。 我要回應. 更多時代英雄文章. 相關標籤. 十大元帥 葉劍英. 最新文章.

  7. 葉劍英紀念園(Memorial park brief introduction of Mr.Yejianying)位於葉劍英元帥的故居--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虎形村,是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