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不可靠牆行。傳聞鬼喜歡沿着牆走,所以在盂蘭節期間,盡量避免靠着牆走。事實大多的牆都很少清潔打掃,特別是街上,藏污納垢,名副其實「有污糟嘢」。所以莫說在盂蘭節,平時也不要太靠近牆行。
    • 不要隨地執錢。燒街衣時,有些人會在路邊撒碎銀,意思是給鬼差作路費。故此,長輩叮囑不要拾路邊錢。但路不拾遺,不要亂在街上拿東西回家,在法律上、在衛生上,一年365天也是要緊記的。
    • 避免嬉水。農曆七月時,長輩都告誡不要玩水,被小心水鬼找替身。事實農曆七月十四已是秋天,玩水易著涼。況且在古時沒救生員,玩水遇意外,確沒人施救,所以長輩告誡子弟小心玩水,是有道理。
    • 避免買屋、買車或是搬遷。農曆七月,中國人傳統多人選擇不在此月份買賣樓宇及入伙,擔心不吉利,甚至招來「鬼室友」。不過現時香港樓貴,連凶宅都有承接力,如過去的周末,荃灣開售中的新樓盤依然銷情理想,可見香港人不怕鬼神,只怕屋貴。
    • 手機不宜放普渡桌。小孟老師解釋,由於手機具有電磁波,因此如果把它放在普渡供品桌上,容易吸引好兄弟前來,並增加祂跟進辦公室、家裡的機率。
    • 普渡品要雙數。傳統習俗認為「雙數為陰」,故在中元普渡準備餅乾、罐頭、汽水等供品時,建議最好採用雙數。
    • 罐頭不宜用辣味。若將罐頭當成祭拜供品的話,建議別買辣味口味,以免好兄弟被辣到、亂發脾氣。
    • 三牲供品不宜久曬。中元普渡供品準備三牲,切記不宜在陽光下曬太久,以免熟食壞掉、影響腸胃健康。
  1. 燒街衣程序: 1, 所有祭品放在地上擺好,燃點香燭,先捧觀音衣拜當天,其次是五角衣及幽衣幽祿、街衣。 2, 拜祭者上香。 3,再依1之次序化寶。 火最旺時撒陰陽錢 (即硬幣)、撒飯、撒酒、撒水。 4, 回家前用黃皮葉、碌柚葉抹手,條件允許的話,跨火盆後用大百解掃身。 5, 回家後撒三次米出窗外。 孝思父溫馨提示: 各位瀏覽者如隨俗燒街衣的同時,請因應居所附近環境而對個別環節適當取舍,注重環保與清潔,務求鄰里互愛、社區和諧,厚德載福,方得十方法界暨先人、無主孤魂護佑,增福延壽。 By memorialwpadmin | 八月 12th, 2011 | 殯葬文化, 生命文化 | 0 Comments.

  2. 2023年8月29日 · 2.首先以冬瓜作香爐,燃點一對紅蠟燭及3支香; 3.要先化觀音,以迎請觀音菩薩維持現場鬼魂秩序; 4.焚燒36對、統稱「pass」的幽幽祿,遊魂有了pass才能取得善信的祭品; 5.與此同時將所有祭品放在路上,及盛好三杯米酒與三對筷子; 6.再焚燒溪錢、金銀、元寶、陰司紙及七色。 (七色有厚與薄兩款,相傳是冬夏兩季的布匹); 7.待化好後,最後要撒紙硬幣,才叫大功告成。 鬼月燒街衣保家宅平安。 燒衣有甚麼禁忌? 在燒衣的過程中要心存敬意,態度認真,切忌開玩笑或嬉戲。 而紙要保持完整;不應踐踏後留在路旁的灰燼。 拜祭用剩的任何物品都不應帶回家,尤其是農曆七月在街上看見散落滿地的毫子銀幣,不可執拾;以及要待紙才離開。

  3. 2021年8月11日 · 半夜晾衫有機會引來一群遊魂野鬼探訪,有人說衣服像人形,容易吸引鬼靈附身;亦有人說濕濕嘅衣服係鬼靈最愛棲息嘅地方,收衫時就會將鬼靈一併帶入屋,有機會惡靈纏身。 夜間影相 (相片來源:pakutaso) 農曆七月「鬼月」嘅晚上街上很多遊魂野鬼,因此不要在街上影相或自拍,以免將靈體攝入相內,輕則相中多咗個「人」,重則鬼靈跟你返屋企,唔想行衰運嘅話,就要自制一下! 亂拍膊頭+戴帽...

  4. 2024年1月10日 · 1. 燒紙錢和祭品. 在7月14鬼節,人們會準備各種祭品,如糕點、水果、燒雞鴨等,供奉在祖先的神位前。 此外,他們還會燃點紙錢,相信這樣可以將財富和幸福送給亡靈,幫助他們在陰間過得安逸。 2. 走火入魔是7月14鬼節的一個獨特儀式,人們在火上行走,認為這樣可以淨化身體,也可以趕走邪靈。 這一活動在一些地方被視為信仰的表達,也是人們對祖先的一種尊重。 3. 祭拜祖先. 在這一天,家庭會舉行祭祀祖先的儀式,整理祖先的墓地,供奉鮮花和食物。 通過祭拜祖先,人們表達了對前人的感恩和尊敬。 回到目錄.

  5. 香港 和 澳門 常見的活動是燒街衣最好在農曆七月初一至十四日日間也可以燒街衣的。 [3] 盂蘭節典故. 佛欢喜日. 依照舊時 佛教 的制度,僧侣每逢雨季时,会集合在一起修行,稱為 結夏安居 , 南傳佛教 此節日開始於 佛曆 中的第11次滿月後,大約相當於陽曆的十月,稱為 供僧衣節 。 由於中國的氣候與印度不同, 漢傳佛教 的結夏安居就改為 農曆 四月十六 至七月十五。 经过三个月的修行精进后,僧侶向 佛陀 报告修行成果,佛陀为此感到欢喜和欣慰,所以七月十五日這天稱為 佛欢喜日 或 僧自恣日 。 [4] 漢傳 佛教徒 會在這天以 盂蘭盆 供奉 佛 、 法 、 僧 三宝,濟度 六道 苦难 眾生 ,以功德回向累世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传扬孝亲的美德。 [4] [5] [6] 目連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