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院藏傳李公麟(1049-1106)所作〈免冑圖〉,描繪同樣題材,畫中郭子儀下馬接受回紇將領的拜見。 雖然該畫與這件竹筆筒構圖不完全相同,但後者仍見畫意。

  2. 2019年3月4日 · 唐代宗急召郭子儀從河中回來,屯駐長安北面的涇陽城,抵禦叛軍。 郭子儀率領一萬唐軍剛到涇陽,就被回紇、吐蕃十多萬人馬團團圍住,形勢萬分緊急。 在此關鍵時刻,僕固懷恩暴病而死。 郭子儀見此情景,就單人匹馬去見回紇主將,曉之以理,說服了其與唐軍聯合,在靈武大破吐蕃,使各路攻唐大軍聞風喪膽,逃之夭夭。 當時人都非常敬佩郭子儀,就連回紇、吐蕃也稱他為神人,因為他曾施恩於很多人。 郭子儀以身作則,愛護百姓。 當時連年戰亂,經濟凋敝,百姓生活困難,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他親自帶兵屯田,官兵在休戰時,一邊訓練,一邊參加農業勞動。 戰亂時期,他的駐地豐收的莊稼到處可見。 做上司,他為人寬簡,善於培養人才,他提拔的部下中有六十多人,後來都因功位至將相。

  3. 2019年4月17日 · 《資治通鑑》之郭子儀單騎退回紇 - 每日頭條. 2019-04-17 由 歷史中的豪哥 發表于 歷史. (1)僕固懷恩是唐朝西域外族將領,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事中,他率軍奮力作戰。 仆固的家族有46人戰死在平亂的戰役中。 (2)僕固懷恩的兒子仆固在戰鬥中被敵人俘虜,後來,拼命逃回來。 僕固懷恩下令,把仆固玢斬首示眾向將士們表示:戰場上,只許同敵人拚命,不許被活捉。 (3)回紇王為王子登里向唐朝請婚,唐肅宗捨不得嫁自己的女兒,就讓僕固懷恩為國嫁女。 登里王子即位可汗後,僕固懷恩的女兒就成了王后. (4)河東節度使辛雲京無端懷疑僕固懷恩與回紇勾結謀反,會同太監駱奉仙向皇帝進讒言。 僕固懷恩一氣之下,就發動兵變,率軍攻打辛雲京。

  4. 免冑圖——郭子儀單騎退回紇的故事郭謙賢安史之亂後(763年),李唐皇朝不再信任武將,導致其滅亡的三大弊端——宦官擅權、藩鎮割據、朋黨爭鬥已露出端倪。

  5. 這件筆筒的紋飾作唐代回紇入侵,大將郭子儀脫甲冑,隻身策馬入回紇營中說服胡將退兵之英勇事蹟。. 院藏傳李公麟(1049-1106)所作〈免冑圖〉,描繪同樣題材,畫中郭子儀下馬接受回紇將領的拜見。. 雖然該畫與這件竹筆筒構圖不完全相同,但後者仍見畫意 ...

  6. 唐代宗永泰元年(西元七六五年),回紇等部率大軍入侵,郭子儀(六九七 七八一)奉詔守涇陽,寡不敵眾。 回紇聞公名欲求見,子儀除去盔甲,領數十騎直入敵陣,見其大酋,回紇感其忠誠英勇,捨兵下馬禮拜。

  7. 2017年12月5日 · 宋代的人物画家李公麟有一幅《免胄》卷,又叫《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是一幅典型的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画题来自于唐代中期著名将领郭子仪(697—781)平叛的史实。.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仆固怀恩(?. —765)煽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