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3日 · 立法會今日 (23日)通過改革醫務委員會的議案議員管浩鳴指多年來醫生的監管制度和投訴機制惹來不少批評負責研訊的委員來自醫學界的比例持續偏高衍生出權力過大醫生專業霸權等問題管又指雖然醫委會曾在2018年通過修訂但市民對醫委會的信心下降,「醫醫相衞的問題仍有待解決一旦遇到醫療事故病人及家屬就要面對漫長的訴訟和投訴程序,「過五關斬六將」,飽受煎熬和創傷而社會一直關注醫委會的裁決欠缺客觀標準和既定的準則」,導致有罰等於冇罰」,公眾亦產生自己人查自己人的感覺。 另一議員陳沛良表示,曾翻查醫委會網站,發現最新一期的年報為2020年,但公眾無法有直接清晰資訊,了解過去3年醫委會的工作、處理個案的數字。

  2. 2020年5月19日 · 這三個考試不難明白第一部分考核學生有否學會醫學知識理論測驗基礎。 第二部分就是考學生英文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因為醫生需要透過翻閱不同的醫學報告和病人報告,自己亦都要親手寫報告,所以這個技能是缺一不可的。 最後明顯地就是病例考試,分了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等的臨床考試題目。 LEIP合格率是多少? 雖然外國醫科比香港醫科容易入,但是這個債,還是要還的。 因為LEIP的合格不高,要成為執業醫生,一定要3個考試全部合格。 根據2019 醫學委員會的考試統計,專業知識考試的合格率只有37%, 醫學英文考試合格率則有73%,算是不錯,但是臨床考試只有30%。 由於三個考試都要合格,100個考生,只有30個能夠過關。

  3. 2022年5月23日 · 64歲被告甘啟文為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前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案發時在中心轄下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工作管理多間實驗室包括由衞生署營運的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指他於2005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間涉嫌以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身份分別向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世衞創新診斷基金會收取折合約50至186萬元不等的費用以由該協會或工作夥伴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舉行工作坊或提供藥物敏感測試服務等。 惟該些活動及服務最終由衞生署舉辦或提供,但款項則透過由甘獨自控制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收取。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5月31日 · 佢話所謂海外醫生」,主要係外國讀醫嘅香港人佢哋要回港註冊執業必先通過執業資格考試但計埋今次在內醫務委員會已經兩年內四度因疫情而取消執業試令人費解嘅係本港兩所大學嘅醫學院嘅畢業試同海外醫生嘅臨床考試考核嘅模式同水平相若但本地嘅醫學院就可舉行畢業試海外醫生嘅執業試就連番告吹。 究竟醫務委員會嘅決定,真係出於疫情嘅考慮,還是保護本地醫生嘅利益呢? 咁就難免惹人猜測啦! 就海外醫生執業試嘅問題,佢話會提出書面質詢要求解釋,冀醫務委員會方面能詳細交代,取消咗嘅執業試何時重啟。 另一方面,佢話陳肇始都有責任,敦促醫務委員會恢復海外醫生嘅考試機會,仲要「追落後」,將1年2次嘅執業試,改為一年3次。 張宇人亦都質疑取消海外醫生執業試嘅理由。

  6. 2021年12月10日 · 香港時間. 2021年12月10日 (五) 16:53. Tweet. 醫管局最新一份年報顯示2020至21年度醫護總人數均比上一年提升醫護人手不足一直是公營醫院正面對的問題早前移民潮已有不少專科醫生離港令醫療服務供求失衡的情況更趨嚴峻不過醫管局最新一份年報顯示2020至2021年度醫管局的醫護總人數均比上一年上升了3%至5%。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於年報撰文表示,一直重視挽留醫護人才,期內招聘了超過580名醫生及2,500名護士,另會繼續聘請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即海外醫生以增加人手。 最新的全職醫生、護士流失率分別為4.1%及5.8%,情況令人憂慮。 高拔陞於年報則表示,挽留醫護人才為局方「一直非常重視的課題」,已積極推行措施減少人才流失,並加強員工福祉。

  7. 2019年6月5日 · 食物及衞生局回覆立法會文件透露衞署過去三個財政年度的醫生職系每年流失人數介乎21至25名流失率為百分之4至6但三年間僅增聘了69名醫生人手負增長。 截至今年4月1日,實際醫生數目遠低於編制,部分專科空缺率嚴重,除了最嚴峻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衞生科空缺率亦達25%,家庭醫學達17%,只有懲教所及特別預防計劃的醫生人手達標。 人手不足下,早已為人詬病的衞生署皮膚科輪候時間亦刷新高,容鳳書皮膚科診所新症排期要去到2023年3月,長沙灣診所亦要排到2022年10月。 在輪候隊伍不斷增加的同時,卻出現就診人次下降怪現象,去年的皮膚科就診人次為216,900人次,比前一年下降了1.9萬人次。 李慧茵認為是醫生人手流失卻未能填補所致,令到病人輪候時間按年增加。

  8. 2022年11月21日 · 香港時間. 2022年11月21日 (一) 11:37. Tweet. 發展基層醫療系統可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統籌透過私營醫療界別向市民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以配合將推出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為市民在社區內提供全面持續及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醫務衞生局今日 (21日)宣布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並委任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暫時兼任策略採購統籌處總監。 策略採購統籌處將配合醫療衞生政策,制訂及實施策略採購服務計劃,從而促進綜合醫療保健,提升健康效益。 另外,為優化醫療系統,統籌處亦會發展及推出共通平台,從私營市場綜合採購醫療保健服務。 醫生張偉麟會暫時兼任策略採購統籌處總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