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金庸小說角色列表」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共有 8 個頁面,以下顯示其中 8 個頁面。

  2. 2015年5月7日 · 金庸武俠年表:將所有金庸武俠小說的人物,依照出生、過世做成的年代表(Chart)。 註:網路看到的,不過來源太多,找不到原始出處,若有原始出處請跟我說,立刻補上。

  3. 2024年6月13日 · 金庸 (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 , 大紫荊勳賢 , OBE ,本名 查良鏞 (英語: Louis Cha Leung-yung [註 1] ),男,籍貫 浙江 海寧 [註 2] , 香港 文學家、 武俠小說 作家、社會活動家,1948年移居香港。. 與 倪匡 、 黃霑 、 蔡瀾 一起,獲傳媒冠以「 香港四大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經歷
    • 個人生活
    • 創作特點
    • 獲獎記錄
    • 人物評價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並被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85年起,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1994年,受聘北京大學名譽教授。2000年,獲得大紫荊勳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榮譽教授。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2018年11月12日下午4至6點設定弔唁冊,讓公眾作最後致意。 入圍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

    •中文名:查良鏞

    •外文名:Louis Cha

    •別名:金庸(筆名)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

    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袁花鎮,祖籍江西婺源(古徽州)。家世系浙江海寧查氏,其家為書香門第,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孫查揆的後裔。

    1929年5月入讀家鄉海寧縣袁花鎮國小。1937年(另一說1936年),金庸從袁花龍山學堂(現袁花鎮中心國小)畢業,同年考入嘉興中學(現嘉興一中),離開家鄉海寧。

    1938年,日軍攻到浙江,嘉興中學千里南遷至麗水,金庸進入省立聯合中學國中部。

    1939年,讀國中三年級的金庸與同學合編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國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國中者》。這是此類型書籍首次在中國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書。

    1941年,因在壁報上寫諷刺訓導主任投降主義的文章《阿麗絲漫遊記》被其開除,校長張印通介紹他轉學去了衢州。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學畢業。

    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學畢業,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因對校內學生黨員行為不滿而向校方投訴,反被退學。後在中央圖書館掛職,閱讀大量書籍。

    家庭

    金庸的祖父查文清是傲骨氣節的忠良,他不滿外國人欺負中國人,當時有民眾燒教堂,作為官員的他為維護民眾,帶頭辭職以平息事件。金庸受祖父影響,明白一定要讀書,才能解救民族苦難,故他尤愛閱讀關於歷史的書籍,如《資治通鑑》《二十五史》等。影響金庸至深的另一人,就是其父查樞卿。查父在金庸年幼時,每天將武俠小說《荒江女俠》剪存給他看,令他對武俠小說產生濃厚興趣,後來主動追看《水滸傳》和《七俠五義》等著作,為日後撰寫武俠小說奠下根基。 查家在清代“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被康熙稱為“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賜以“澹遠堂”、 “敬業堂”、“嘉瑞堂”等匾額。徐家則是古鎮一大富商,祖代相沿經營著醬園、綢莊、錢莊。金庸生母徐祿是詩人徐志摩的父親最小的堂妹。1914年,徐祿與查樞卿結為夫婦。成親以後,徐祿與查樞卿感情篤深,先後生下長成的有查良鏗、查良鏞、查良浩、查良棟、查良鈺五子和查良琇、查良璇二女。1937年,徐祿因患急性菌痢而病亡,這一年,金庸只有13歲。 金庸的繼母顧秀英原是查家的丫鬟“月雲”。顧秀英11歲時押給查家的,起先伺候金庸的祖母。20多歲時被母親領回,後來去了上海做女傭,因而,查家逃難時她沒有跟著過江。徐祿病亡滿3年,查樞卿續弦,小他17歲的顧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擔當起撫育幼子的責任。後來,她先後生下查良鋮、查良楠、查良斌、查良根四子和查良琪、查良珉二女。 解放初,丈夫早逝。1958年,在無糧無柴的歲月里,她賣掉了所住的兩間老房,被誣以“地主婆要反攻倒算”的罪名,遭受三日三夜的毒打。1989年,顧秀英去世,享年77歲。

    婚姻

    金庸一生結過3次婚,第一任妻子叫杜治芬,1947年,二人在杭州相識。金庸拜訪同事的朋友杜冶秋時,邂逅了時年17歲的杜家小姐杜治芬,後雙雙墜入愛河。1948年,金庸南下香港前夕,匆忙趕到杭州正式求婚。後來杜治芬也去了香港,金庸忙於工作沒時間陪她,她寂寞無聊,過得不愉快。最後她回了中國內地,兩人辦理了離婚手續。 金庸的第二任妻子叫朱玫,是新聞記者,他們於1956年5月1日結婚。金庸草創《明報》,備嘗艱辛,朱玫與他患難與共,還曾變賣首飾支撐《明報》。等到事業成功,婚姻卻出現裂痕。金庸與朱玫共生育二子二女。 金庸的第三任妻子叫林樂怡。1976年,金庸與朱玫感情破裂,主動提出離婚,並娶年輕二十九年的林樂怡為妻。她認識金庸時才十六歲,比金庸小二十多歲。他們倆是在扎角麗池一間酒店裏擦出愛的火花的。

    子女

    金庸共有四個子女,兩男兩女。

    思想主題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道德規範的衝突。顯然,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謳歌。

    藝術特色

    結局 與大團圓的結局不同,金庸的小說更多的是直面邪惡的成功和俠客的失敗。然而金庸的創作同時也吸收了中國傳統悲劇意識的特徵,即在描繪悲劇現實的同時,也賦予其一定的彌合功能。 歷史背景 金庸將其作品及其人物形象有機地融入到鮮明的歷史背景之中,如《射鵰英雄傳》的時代背景為南宋初年,宋、金對峙,以及蒙古崛起的這一時段。《天龍八部》的歷史背景為宋、遼、西夏以及大理等幾個政權縱橫交錯的時代。《鹿鼎記》描寫的則是清朝初年,滿漢民族衝突的劇烈矛盾。同時,金庸先生在尊重歷史史實的前提下,將許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納入到其文學作品之中,如完顏洪烈、岳飛、大理段氏、朱元璋、康熙皇帝、顧炎武等等,這些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與小說中的虛擬人物交相輝映,虛實相加,使小說更加真實生動,讀者更容易接受整個故事,不會令人產生虛無縹緲的感覺。 金庸對作品時代背景的選擇也是為小說內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來服務的。縱觀金庸的文學作品,幾乎所有的歷史背景都放在動亂年代,這是因為動亂時代更能體現出歷史人物的英雄豪情,與廟堂之上懦弱陳腐的官員相比,俠客具有強烈的民族正義感。正如郭靖所言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以“為國為民”來作為俠客的最高追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們最後的歸宿,這是俠之精神境界的升華。金庸作品中的江湖英雄,其身雖不居廟堂,卻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真正英雄。 語言 金庸語言的繁雜豐富,在其行文句式上就有充分的體現。他襲用了舊小說夾用詩詞、歌賦、聯句等方式,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對聯、詩詞,在語言表述上,則使用白話,夾用韻文等方式。如丘處機的《無俗念》、岳飛的《滿江紅》、李白的《俠客行》等,均運用得渾然天成,毫無斧鑿之痕,體現出金庸深厚的語言表述功底。 人物形象 縱觀金庸的所有作品,除個別小說之外,大多數人物形象均有很強的相似之處,如《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洛,《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以及《天龍八部》中的蕭峰等,雖然他們的性格有所差異,但他們均是武功高強,懷有一顆報國之心的英雄。再如其中的黃蓉、任盈盈、趙敏,以及阿紫等女性人物,均屬於武功高強,且均有很強後台的厲害角色,或是父親,或是師父,她們與普通女子相比,在性格和行事方面均屬於異類,被世人列為“妖女”的範疇,但又都具有濃厚的俠骨柔情,雖然表現形式有所差別,但均殊途同歸。 金庸小說中的女性有兩個共性,這此女性都是古代重情的“豪女”。中國的古代女性雖然比較重情重情,但是會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女性的情感卻只能深理於心中,即使到了待嫁年歲,也只能聽從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如果傳統女性去大膽地追求愛情,這樣不但會被認為是有傷風化,更會被旁人說三道四,即使有人敢於追求白己的愛情,一也會受到家人的懲罰,最後難免被人冷嘲熱諷,最後落個身敗名裂的結果;但是與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女性相比卻有很大的差異,現代的女性追求愛情,卻被認為是潮流,還能得全社會的廣泛讚許和認可。 在金庸的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大多敢愛敢恨型;與此同時,金庸作品中的有此女性人物不僅渴望愛情,還體現出對傳統貞節觀念認同。對於這種這種矛盾情形,一也就是女性的傳統與現代兩種特性在女性人物中的體現。這種傳統與現代共存即可以體現在一個女性人物的身上,還可以表現在不同女性人物的身上。然而,哪裡有矛盾哪裡就會有衝突,有衝突的作品會更加吸引讀者。比如在《神鵰俠侶》這部小說中,小龍女這個人物就是傳統文化中仙女的形象,其不僅貌美如花,還武功高強。然而其對於愛情,她卻能不顧別人的流言蜚語,愛上比自己年齡小很多的楊過,對於這種突破傳統思想束縛的勇氣只有現代女性才會有,而小龍女竟然一也具備,真是不得不讓人欽佩。金庸的這種女性創作觀念,不但可以很好的吸引讀者的眼球,還讓讀者讀得津津有味。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效果,可能就是因為人物身上所體現的傳統與現代特徵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這樣既可以順應故事情節,還可以順應讀者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讀者會陶醉在小說中,讓人流連忘返,致使金庸小說中女性人物的塑造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階段。讀者在金庸的著作中真正的看到了實際生活中的女性身影:可以明顯看出,這此女性具有瘋狂的一面,當然,相比之下,女性傳統的一面居多。 因為,由於傳統因素的影響,現代女性是傳統的女性發展而來的,對於現代女性個性,其不可能獨立存在現實社會中,更不能完全喪失之前的傳統氣息。在一般的武俠小說中,對於男女之情的描寫可謂少之又少,即使存在一此個別女性,通常一也是小說中的點綴。但在金庸所描寫的小說中,愛情在小說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小說中的主體,小說中的女性在小說中的地位提升了許多。在小說中,有了男女角色情感的貫穿,使小說中內容豐富多彩。此外,還提升了小說的趣味性及吸引力。

    世界華人盛典

    香港市政局文學創作

    香港(及海外)文學藝術協會

    香港(及海外)文學藝術協會

    香港政府

    世界華人盛典

    金庸是一個成功的報業巨子,更是一個成功的武俠小說創作家。將其定義為一代通俗文學大師是恰如其分的。既然稱做通俗文學大師,還是有必要通過他的小說進行一番文學雅俗觀的論辨。(中國文學網評)

    金庸就像一個“黑洞”。把傳統發揮得淋漓盡致,任何人靠近他,就會化為烏有,根本沒法比。(作家黃易評)

    金庸的武俠小說大大提高了傳統武俠小說作品的思想、文化、藝術品位,包含著濃烈的文化氣息、豐厚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他以其藝術實踐,使近代武俠小說第一次進入了文學的宮殿,是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北京大學教授嚴家炎評)

    查先生是著名作家、傑出報人,畢生堅守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以如椽之筆,書家國情懷,著作等身,成就非凡。先生愛國愛港,擁護“一國兩制”方針,曾參與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籌建工作,殫精竭慮,貢獻智慧。先生赤子丹心,俠肝義膽,其文採風范永為世人景仰。(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評)

  4. 张无忌 赵敏 谢逊 张翠山 周芷若 殷素素 杨逍 张三丰 灭绝师太 殷梨亭 金花婆婆 小昭 俞岱岩 胡青牛 宋远桥 韦一笑 范遥 宋青书 何太冲 纪晓芙 周颠 空智 殷天正 陈友谅 鹿杖客 杨不悔 张松溪 朱长龄 空闻 成昆 常遇春 丁敏君 殷离 说不得 朱九真 鹤笔翁 都大锦 ...

  5.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 :天龍八部. 創作年代 :1960年代. 作品出處 :《 明報 》 文學體裁 : 長篇小說. 作者 : 金庸. 題材 :武俠小說. 故事情節. 《天龍八部》全書共五十章,其主要情節概述如下: 雲南 大理國 武林世家鎮南王之子 段譽 ,為逃避習武,來至 無量山 中,因種種機遇,學得一身古怪奇妙的武功,並先後結識少女 鐘靈 、 木婉清 ,互相悅慕,豈料此二人是父親 段正淳 四處留情的私生女。 吐蕃國 大輪明法王 鳩摩智 為搶大理國天龍寺武功絕學 六脈神劍 圖譜,與天龍寺眾高僧比武。

  6. 小說作家 金庸 著作的 武俠小說 中出現的人物角色。 子分類. 此分類包含以下 13 個子分類,共 13 個。 * 金庸人物世系圖 ‎ (1個分類, 3個頁面) 金庸小說角色列表 ‎ (8個頁面) 俠客行角色 ‎ (9個頁面) 天龍八部角色 ‎ (1個分類, 31個頁面) 射鵰三部曲角色 ‎ (4個分類) 書劍恩仇錄角色 ‎ (6個頁面) 碧血劍角色 ‎ (5個頁面) 笑傲江湖角色 ‎ (24個頁面) 越女劍角色 ‎ (1個頁面) 連城訣角色 ‎ (4個頁面) 雪山飛狐角色 ‎ (3個頁面) 飛狐外傳角色 ‎ (6個頁面) 鹿鼎記角色 ‎ (10個頁面) 「金庸筆下角色」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共有 2 個頁面,以下顯示其中 2 個頁面。 L. 李文秀. 沖虛道長. 分類 : . 金庸小說.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