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引黃濟青工程使青島喝上了黃河水,擺脫了長期困擾青島人的吃水問題。 黃河水究竟怎樣 為什麼一個引黃濟青工程就解決青島人的吃水問題,依山傍水的青島缺水的原因又是什麼?

  2. 2021年11月15日 · 記者從山東青島獲悉,位於西海岸新區東南海域的靈山島,總面積7.66平方公里,距離積米崖漁港9.2海里。 島上現有人口2400餘人,是青島市最大的有居民海島。

  3. 2019年6月22日,青島市淄博商會為解決村民飲用水不達標而投資建設的淨化供水站啟動儀式,使一向寂靜的萊西市夏格莊鎮葛家莊村驟然變得熱鬧起來。 青島市淄博商會圓滿解決幫扶村吃水問題 - 每日頭條

  4. 其他人也問了

    • 世界海洋日由來
    • 阻止深海採礦、破壞性捕魚與核廢水傾倒
    • 停止塑膠污染、緩解氣候變化
    • 支持環境教育,了解海洋生態

    每年 6 月 8 日為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來源自加拿大的國際海洋發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Ocean Development)及加拿大海洋研究所(The Ocean Institute of Canada),於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即第一屆地球高峰會(The Earth Summit)中提出,直至2009年聯合國才指定這天為「世界海洋日」。

    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在2021年初於太平洋航行近3個月,執行海上任務,阻止企業深海採礦測試,並揭露機器墜落4500米,破壞海床生態的第一手消息。我們的團隊亦進行了5次直接行動,包括駕駛快艇接近採礦大輪,塗上「RISK」字眼等,以阻止GSR企業繼續破壞海洋,向公眾呈現深海採礦風險。 遠洋工業大型漁船捕魚行為、核廢水傾倒計劃等同樣威脅著我們的海洋生態。綠色和平持續跟進這些破壞行為,並力阻它們傷害海洋。在塞內加爾,綠色和平連同當地漁民、女工發起「紅口罩行動」,成功令政府拒絕向52艘國際巨型漁船批出新牌照,守護海洋資源。另外,綠色和平一直反對日本當局將核廢水排放至太平洋,十年來不斷派員在當地獨立調查,揭露水中部分放射性元素超標,向世界公開海洋污染危機。

    塑膠垃圾與微塑膠對海洋生態帶來嚴重威脅。綠色和平團隊研究發現,香港海域微塑膠廣受污染,三年內濃度飆升11倍。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極冰芯與海藻樣本中,亦含有微塑膠,顯示塑膠污染已深入海洋各處,威脅食物鏈。因此綠色和平香港辦公室極力推動本地走塑項目,包括成功令屈臣氏集團訂立走塑承諾,同時設立走塑社區,壯大本地走塑力量。 另外,綠色和平一直努力杜絕石油鑽探,緩解海洋與氣候危機。不講不知,其實氣候變化亦會危害海洋生態,海水變暖會令珊瑚白化,小丑魚等生物從而失去家園。因此,我們一直關注氣候危機,今年5月,綠色和平荷蘭辦公室迎來歷史性的氣候公義勝訴:荷蘭法院裁定Shell大型化石能源企業需承擔氣候變化責任,在2030年減排45%。是次判決明確向化石能源行業發出信號:停止破壞海洋與氣候。

    保護海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多了解海洋生態,支持環境教育便是其中一個方法。往年世界海洋日,綠色和平邀請了前線水手黃懿萱向大眾分享在「極地曙光號」的守護海洋工作,包括水手任務、南極生態、巧遇鯨魚經歷等等,增強參加者對世界海洋的認知。 現時全球只有2.5%海洋受到高度保護,而公海更是不足1%完全受保護。今年8月,聯合國會議即將商討訂立「全球海洋公約」,也是綠色和平多年來極力爭取填補守護海洋漏洞的良機。無論是遊說逾70國支持2030年保護最少30%海洋,抑或持續阻止企業破壞行為,堅拒接受政商界捐款以保持100%公正獨立,一直是綠色和平賴以成功的宗旨,亦令大眾支持份外重要。 訂立「全球海洋公約」,是推動2030年前保護至少30%海洋的關鍵。您的支持,是讓海洋生態受到更有效保護的關鍵,在守護之...

  5. 2020年10月16日 · 為求控制全球升溫於1.5 C內,科學家踏破鐵鞋無覓處,終發現保護森林與海洋的「天然氣候解決方案」(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就在身邊:低碳生活不只減緩海洋酸化,挽救珍貴物種,健康海洋更會以碳封存及碳埋藏加倍報恩!

    • 青島如何解決海島吃水問題?1
    • 青島如何解決海島吃水問題?2
    • 青島如何解決海島吃水問題?3
    • 青島如何解決海島吃水問題?4
    • 青島如何解決海島吃水問題?5
  6. 2023年2月16日 · 作者: 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聯同本土研究社花一年時間搜集世界各地官方文件、媒體報道及學術文獻,撰寫篇幅約5萬字的《問題島途:從全球大型填海工程看明日大嶼計劃的危機》研究報告,為首份檢視過去三十年全球大型人工島或近岸填海項目現況的 ...

  7. 危機 1:珊瑚海瞬間蒼白,海洋酸化心更酸. 澳洲磁島(Magnetic Island)的柔枝軸孔珊瑚是珊瑚礁結構的中流砥柱,但近年復原速度放緩,大規模白化事件頻生。 © Christopher Brunner / SkyReefPhoto / Greenpeace. 海洋廣闊無限,從何說起? 澳洲大堡礁上月初爆發 5 年內第 3 次 大規模珊瑚白化 事件,猶如最直白的示警:艷麗珊瑚飽受環境壓力下排出共生藻類,痛失戰友下獨剩僵硬白色骨骼,大多難逃劫數。 科學家早已警告,大部分溫暖海域的珊瑚礁勢於 2040 至 50 年間消失,而位處水深達 2,000 公尺的冷水珊瑚,即使身披霰石(aragonite)「保護衣」亦漸趕不上海洋變化,外殼更易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