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常見的有:懷孕所引起的「妊娠高壓」、腎臟疾病所引起的「腎血管性高血壓」,以及因為內分泌異常、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壓,都是屬於繼發性高血壓。 要特別注意的是,高血壓疾病本身並不僅受遺傳控制,只是容易從父母遺傳到容易引起高血壓的體質。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5月11日 · 然 而 ,如 果 血 壓 上 升 並 持 續 處 於 高 水 平 ,便 可 能 會 引 致 嚴 重 的 健 康 問 題 ,包 括 中 風 、冠 心 病 及 心 臟 衰 竭 、慢 性 腎 病 甚 至 早 逝 。. 血 壓 度 數 以 兩 組 數 字 表 達 ,首 個 數 字( 收 縮 壓/上 壓 )顯 示 心 臟 收 縮 ...

  3. 高血壓可引致中風心臟病發和腎衰竭等嚴重健康問題。 ※ 衞生署進行二零二零至二零二二年度人口健康調查並發現,15至 84歲非住院人士中有 29.5% 患有高血壓,包括 17.4% 自述經醫生 診斷患有高血壓和 12.1% 自述沒有高血壓病史但經體檢發現 血壓升高。

  4. www.elderly.gov.hk › tc_chi › health_information高血壓 - Elderly

    • 什麼是高血壓?
    • 本港情況
    • 高血壓的成因
    • 病徵
    • 定期量度血壓
    • 控制高血壓

    血壓是心臟收縮時將血液泵入血管所加諸血管壁的壓力。通常量度壓力是以毫米水銀柱(mmHg)為單位,心臟收縮時的壓力稱為「收縮壓」或「上壓」,心臟舒張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或「下壓」。高血壓是指上壓持續地處於或高於140 mmHg,或下壓持續地處於或高於90 mmHg。

    高血壓在香港相當普遍。據「二零二零至二零二二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15-84歲人士高血壓的總患病率為29.5%, 包括自述經醫生診斷患有高血壓或沒有自述病史但在身體檢查時血壓升高。患病情況隨年齡增長而上升,每二十名15至24歲人士才有一名患高血壓,而65至84歲人士每二十名就有十二名患有高血壓。

    高血壓的成因絕大部分(百分之九十)屬「原發性」,即原因不明,一般與以下所描述的風險因素有關
    百分之十屬「繼發性」,即由其他疾病或身體變化所引起,例如腎病、內分泌失調等
    高血壓一般沒有病徵,只是經醫生檢查時發現,甚至出現併發症後才察覺
    血壓太高或引致暈眩、視線不清、頭痛、面部潮紅及疲倦等病徵

    由於大部份患者沒有明顯病徵,因此建議成年人應定期量度血壓: 此外,醫生在聽取病人的病歷及作詳細身體檢查後,會為有需要的病人安排其他檢查,例如血液檢驗、尿液檢驗、心電圖、胸肺 X 光照片檢查及眼底檢查,以找出高血壓的成因及併發症等。

    要有效控制高血壓及預防併發症,患者需與醫生充份合作及自我監察,並注意生活上的調適: 1. 按醫生指示服藥及定期覆診 2. 自我定期監察血壓 3. 實踐健康生活模式 4. 停止吸煙 5. 保持理想體重及腰圍(體重指數少於23公斤/米2,男性腰圍少於90厘米,女性腰圍少於80厘米) 6. 養成健康飲食習慣: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少吃鹽、豉油及醃製食物;多進食蔬菜水果 7. 要有適量及持之以恆的運動。每次進行至少 1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例如緩步跑、步行、太極、游泳等,以達至每周累積最少150分鐘的目標。如果進行高強度的帶氧運動,則每周累積最少75分鐘。如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請先徵詢醫護人員的意見。 8. 不飲酒 9. 管理壓力、保持心境開朗 如想獲取更多有關高血壓護理的資料,可參閱《香港高血...

  5. 在大多數國家,高血壓是導致疾病傷殘和 早逝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估計有11.3億人 患有高血壓1 。 過往10年,全球因高血壓(高 收縮壓)導致的傷殘調整壽命年(即因疾病、 傷殘和早逝而損失的壽命年數)及死亡率 分別上升約15% 和18%。 2019年,全球疾病 負擔研究指因高血壓(高收縮壓)導致的 傷殘調整壽命年達. 2.35億年及奪去全球 1 080 萬 人 的 生 命2。 了 解 血 壓 度 數. 血壓是當心臟收縮,將血液泵入動脈時所加 諸動脈血管壁的壓力。 血壓度數以兩組數字 表達,首個數字是「收縮壓/上壓」,顯示 心臟收縮時血管內的壓力,而第二個數字 是「舒張壓/下壓」,則表示在心臟放鬆時 血管內的壓力。 在一天裏,血壓每分鐘都會 .

  6. 那麼高血壓又為何具有「傳染性」呢?其實與這兩大原因有關。 一、遺傳因素 醫學研究已經明確指出,高血壓是可以遺傳的。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高血壓,那麼其孩子患上高血壓的機率就為百分之45,而父母雙方只有一個人患高血壓,那麼其孩子患高血壓的機率

  7. 高血壓是指動脈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持續處於高水平,對香港成年人來說十分普遍。 高血壓是隱形殺手,因為患者初期未必會感到不適,但若得不到適當的治療和控制,可引致嚴重甚至致命的後果。 二零一二年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進行的調查發現,約三位香港成年人中便有一位患有高血壓,而當中有半數人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患者。 血壓可以利用血壓計量度出來,一般以毫米水銀柱(mmHg)為單位。 血壓度數由兩個數字組成,前者(收縮壓/上壓)代表心臟收縮泵血時加諸血管壁的壓力,而後者(舒張壓/下壓)則代表兩下心跳之間心臟放鬆時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 成年人的上壓及下壓應分別維持低於120毫米水銀柱及80毫米水銀柱的水平。 定期和準確量度血壓得以及早發現問題至為重要。

  8. 2022年5月17日 · 高血壓是指動脈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持續處於高水平。 若高血壓患者得不到治療或血壓控制欠理想,動脈和主要身體器官可能會受到破壞,引致嚴重併發症,例如冠心病、中風和腎衰竭。 發言人提醒市民,若確診患上高血壓,應按醫生指示服用藥物,同時應了解藥物的效用、服用方法和時間,並定期覆診以作適切跟進。 市民可瀏覽衞生署專題網頁( 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5/35390.html )和「非傳染病直擊」( www.chp.gov.hk/files/pdf/ncd_watch_may_2022_chin.pdf ),了解更多有關高血壓的資訊。 完. 2022年5月17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1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