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雖自1991和1995年恢復授籙法事,但因無籙可授,只能授職。. 直到2001年江西 修水 戴氏道壇的戴祥柳同意將授籙法事的四部老籙贈送給龍虎山天師府,十年過後,天師府主要根據戴祥柳的老籙用電腦排印,製作了一部都功籙,改變天師府無籙可授 ...
2017年4月27日 · 龍虎山「天師府」為何這麼神秘. 天師府位於貴溪上清鎮,臨清溪,為張氏歷代起居之地,原建於龍虎山腳下。. 北靠西華山,門臨瀘溪河,面對琵琶山,依山帶水,氣勢雄偉。. 占地3萬多平方米,建築輝宏,尚存古建築6000餘平方米,全部雕花鏤刻,米紅 ...
龍虎山‧天師府. 龍虎山是道教正一天師之祖庭,乃天師張道陵最初修道煉丹之所。 自第四代天師張盛遵父(張魯) 囑攜祖傳印劍從漢中遷回「龍虎山祖天師元壇」 以來,承祖遺訓,世襲道統,交世沿守,今已傳 至六十六代,歷一千八百余年,在道教史上有著 極大的影響。 在這一道教聖跡中,有三處主要建 築和活動場所,即龍虎山、上清宮、天師府,是 為天師傳道、演教、起居之所。 節錄自 (中國道教協會編之《洞天勝境》)
然近代以降,龍虎山漸趨衰落,桑海靡常,多數宮觀早已廢圮,保存古貌者唯有天師府。 天師府全稱「 嗣漢天師府 」,坐落在 上清鎮 的中部,是歷代張天師的起居之所,現有建築大部分為 清代 重修以及現代重建,最近一次大修是1990年。
中國 香港 本專頁功能為轉載中國道教祖庭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龍虎山道教協會和其他宮觀或中華傳統道文化、相關活動的訊息,有關活動內容、文章意旨、立場和活動宗旨,乃尊重相關作者或單位立場為主。
嗣汉天师府,又称龙虎山天师府、相国仙府、天下道庭,位于 江西省 鹰潭市 贵溪市 上清镇 龙虎山上,地处 龙虎山 中部,南朝琵琶峰,背靠华山,门临泸溪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 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 ...
天師府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貴溪縣上清鎮,爲歷代張天師住持起居的宮觀。天師府原建於龍虎山腳下,唐天寶七年(748年)封張陵第十五代孫爲天師,並賜田敕免租稅,唐代稱「真仙觀」。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遷建於上清關門口上,道觀始稱「天師府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南20公里處的貴溪縣境內,是第一代天師張道陵最初修道煉丹的地方,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 山之得名,一說兩峰對峙,狀若龍虎;一說 張道陵 在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現。 龍虎山景色秀麗,風光奇特,素有「形似武夷,神似桂林」之稱,為道教洞天福地中的第三十二福地。 據道書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以後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 龍虎山較早的道教廟宇是唐會昌(841-846年)中所建的真仙觀。 至宋代,張道陵後嗣漸受朝廷重視,龍虎山道教隨之興盛。 宋代龍虎山擁有大批道教宮觀,著名的有上清宮、正一觀等。 至元代,張道陵後嗣被封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龍虎山、 茅山 、 閤皂山)符籙。 明代前中期,龍虎山道教續有發展。
2020年10月19日 · 自第四代天師張盛移居江西龍虎山。 「龍虎」即與天師道緊密連結。 民國38年,國民政府來台,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隨之來台,道統轉移至台灣。
天师府正门. 嗣汉天师府 亦名“ 正一真人 府”,尊稱為“大真人府”,位于 江西省 鹰潭 贵溪市 上清镇,为历代 张天师 的起居和祈神之所。 历史. [编辑] 天师府始建于 北宋 崇宁 四年(1105年),至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 天师府原建于上清镇关门口, 元朝 延祐 六年(1319年)迁到今址。 明太祖 洪武 元年(1368年),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 清 康熙 年间,为兵火所焚。 现存建筑多为现代重建,也有一些为明清建筑。 1983年,天师府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确立为 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介绍. [编辑] 嗣汉天师府牌匾. 天师府占地4.2万 平方米,坐北朝南,为四进前宫后府式古徽派风格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