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4日 · 筆者全部都試過,可以正常登入使用,即使透過社交平台登入都無問題(當然大前提是要先安裝及登入相關社交平台 APP)。. 另外,在這類筆者亦順便評價一下 Pura70 Ultra 的影音表現,首先熒幕顯示方面,Pura70 Ultra 內建了 6.8 吋 2844 x 1260 解像度 OLED 熒幕,更新率 ...

    • 擁多模式滿足不同場合需要
    • 機身硬淨兼算輕便
    • 配置彈性按需要提升效能
    • 三種模式效能實試
    • 熒幕質素不俗色準高色域不算廣
    • 觸控筆繪圖表現出色
    • 鍵盤打字舒服但按鍵不足
    • 總結:體驗最佳的流動電競機

    既然說得上是「變形」機款,Flow X13 在設計上當然與其他「變形」機款沒有太大分別,同樣是擁有可 360 度旋轉的熒幕鉸位,用家可按不同場合需要,以一般筆電模式、睇片模式、帳幕模式或平板模式使用,唯一分別是它的熒幕部分是不能拆出來的,只能透過旋轉熒幕以啟動不同使用模式。 ▲由於採用了可 360 度旋轉熒幕改變模式的設計,所以金屬鉸位亦設計得十分實淨。 ▲用家可當作一般電競手提電腦使用。 ▲亦可以睇片模式或帳幕模式使用,用來睇片甚至打機都十分不錯,但以這模式打機,相信用家需要另駁無線鍵盤滑鼠,或者藍牙手制了。 ▲將熒幕旋轉至機背,就可以當作平板電腦使用了。

    至於機身設計方面,機面加入了斜紋設計,機身用料採用鋁金屬,手感不錯之餘,感覺亦十分硬淨。另外,Flow X13 厚度及重量分別只有 15.8mm 及 1.3kg,當然以筆電來說不算輕薄,但如果在電競筆電界別,這已是極為輕薄的設計了,基本上拿出街用亦沒有太大問題。另外,灰黑色的機身,亦給予用家專業的感覺,沒有了傳統電競機 RGB 燈或花巧設計的特點,反而適合多媒體創作人使用,即使外攜使用至少也不會過於高調。 ▲機身採用金屬物料製造,黑灰色機身配合斜紋,陽剛味頗重。 ▲在機面左下角印有 ROG 的字樣。 ▲斜紋的坑紋頗深,摸上去頗有手感,不過筆者擔心會容易藏塵或污垢物。 ▲機身以電競機來說算輕薄,筆者單手都可以拿起,不覺很重。 ▲端子數量不太足夠,尤其是 USB Type-A 只有 1 個,但種...

    除了手提電腦本身擁有「變形」設計,可以讓用家按場合以最適合及方便的模式使用外,在配置上它亦極具「彈性」。它本身內建了 AMD Ryzen 7 5800HS 處理器、16GB DDR4 RAM 及 1TB M.2 PCIe NVMe SSD,但重點就在於顯示晶片 / 獨顯方面:當使用內置鋰電池運作時,筆電會以 AMD Radeon 內置圖像處理晶片運作,令大家有一定圖像處理能力之餘,亦可同時擁有較長使用時間;而當接駁火牛以 AC 電運作時,就會改為使用內建的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獨顯運作,這個效能普通執相剪片已經十分足夠;當大家身處家中時,只要接駁隨附,內建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獨顯的 ROG XG Mobile 外置卡盒,就可以即時以倍...

    設計上確實十分厲害及體貼,但實際使用起來又是否真的如此大分別?生活及工作上這種設計又是否幫到手? ▲Flow X13 內建了 AMD Ryzen 7 5800HS 3.1GHz 處理器。 ▲以鋰電池運作時,會以 AMD Radeon 內置圖像處理晶片處理立體圖像,效能不俗但只適合處理簡單圖像,像睇片、極簡執相等。 ▲當接駁了 AC 電後,Flow X13 就會以內建的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Max-Q 獨顯運作,它設有 4GB 的 GDDR6 獨立圖像處理記憶體,即使用於執相或剪輯 1080p 解像度的影片,又或者在不追求高畫質情況下打機,都可以輕鬆應付得到。 ▲當接駁了 ROG XG Mobile 後,Flow X13 的圖像處理就會交給在外置卡盒內的 NVIDI...

    至於顯示方面,ROG Flow X13 內建了 13.4 吋 1920 x 1200 解像度 120Hz IPS 觸控熒幕,而且具備 Pantone 色準認證。筆者初步測試過,無論用來顯示文件或網頁,又或者影片甚至打機畫面,效果都十分不錯,清晰度及細緻度高之餘,顏色亦屬自然,而且可視角度亦高。此外,色準方面,筆者使用專業熒幕測試工具 Spyder 5 進行測試,結果見到白平衡數據為 6333K,相當接近陽光的 6500K 色溫,可見它的色準確實很高。不過色域方面,筆者見到它的 Adobe RGB 及 DCI-P3 分別只有 77% 及 78%,只屬一般,尤其是綠色顯示方面比較弱,有些顏色可能在熒幕上未能準確顯示出來,估計與 Flow X13 因為需要兼顧成本,未有用上 AMOLED 熒幕有關...

    另外,Flow X13 具備觸控熒幕,所以在平板模式上進行操控時,大家除了可以使用手指外,也可以使用隨機附送的觸控筆進行繪圖、寫字或控制系統。筆者初步試過這支觸控筆,拿在手上手感十分舒服,與拿著一般的筆分別不大;而在熒幕上繪圖寫字,靈敏度亦十分高,筆尖與線條基本上未見有斷開的情況,如果大家喜歡繪圖寫字,它的表現大家應該很難有投訴空間。而筆者覺得值得一讚的,是機面設有磁吸設計,用家可將觸控筆磁吸在機面不同位置,帶出街時如果不用,就可以吸在機背,減少遺失的機會,設計上十分體貼。 ▲擁有觸控熒幕,用家在平板模式時當然可以使用手指操作電腦。 ▲隨機亦附送觸控筆,形狀採用六角形,有點像鉛筆的設計,拿在手上使用十分舒服。 ▲有了觸控筆,用家可作更精準的電腦操作,或者在熒幕上繪圖寫字。 ▲筆尖十分細,而且...

    至於鍵盤方面,Flow X13 亦內建了傳統 13.4 吋筆電應有的鍵盤佈局,而且它設有不少快捷鍵,讓大家可以很容易透過不同組合鍵,操控電腦各項功能,甚至可以一鍵開啟 Armoury Crate 調校系統性能,或者一鍵調校散熱風扇轉速。另外,鍵盤設計上,按鍵夠大之餘,鍵程亦十分足夠,筆者試過無論是長時間進行文字輸入,又或者打機時使用,手指亦不覺疲倦,整體使用體驗十分良好。唯一筆者覺得需要改善的,就是可能為了遷就大按鍵的設計,令有些按鍵消失了或者需要使用組合鍵才可做到相關功能(例如:Print Screen、Home、Pg Up、Pg Dn 等),有時使用上會有點不太方便,這一點要扣掉一點分數。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 Flow X13 官方聲稱是電競筆電,但它的鍵盤背光就未有配置 RGB 燈設...

    總括而言,今次 ASUS ROG 推出這部 Flow X13,透過「變形」設計及以配件加減效能,填補了電競機市場一直以來效能與流動性之間的空隙,令用家終於可以魚與熊掌兼得,確實是十分出色的設計。當然,在整體表現上,Flow X13 仍然未能做到盡善盡美,但對於想拿電競機出街使用又怕重的用家,ROG Flow X13 確實是市場上唯一可以做到的機款。如果未來可以做到有更多機身顏色選擇(例如筆者最愛的白色),設計上可以再做得更輕薄一點,相信會更加理想。 還有一點筆者希望一提,雖然 ASUS ROG 將 Flow X13 定位為電競筆電,但筆者試用後覺得形容它為適合多媒體創作人使用的 Creator PC 會更適合一點,畢竟真正的電競愛好者,打機還是會留在家,Flow X13 這種設計,未必能完全...

    • (12)
  2. 2023年6月2日 · 歐美 Netflix 早已實施「杜絕寄生蟲」(禁止同住者共用帳戶)政策,早前亦表示香港將會實行上述政策。 現時這個政策已經「殺到埋身」,香港地區「同住者」每次播放 Netflix 時均須要用戶透過 e-mail 或 SMS 短訊認證,完成認證者方可正常播放。

  3. 2024年3月20日 · 由於 Serafim S3 使用 USB-C 連接,而無線方式,因此按鍵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延遲,而且其蘑菇掣非常順暢,沒有飄移問題。 Serafim S3 操作鍵位和平常遊戲手掣一樣,小編試用後覺得手感不俗,唯一要彈的就是手柄構造較單薄,略嫌手感輕飄飄的。

    • (11)
  4. 2023年3月3日 · 例如這個在 YouTube 上的一段《Toy Story》720p 畫質影片,由於線條比較簡單,RTX Video Super Resolution 就好輕易把模糊的、顯著的線條,升頻至更為清晰的線條。. 點擊圖片進入 Flickr 相簿,按左右看開啟 VSR 前、後分別. 升頻處理後,帽子上曲線的線條更加清晰、身體 ...

  5. 2024年4月5日 · 由以往標誌性 V8 引擎換上 4 缸引擎及混能系統的新一代 Mercedes-AMG C63 E PERFORMANCE 正式抵港,新車採用技術轉移自 F1 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全新混合動力系統,配備 AMG 2.0 公升渦輪引擎、後軸電力驅動組件,為駕駛者提供靈活的操控體驗。除此之外,這架亦是首次具備完全可變式 AMG Performance 4MATIC+ 全輪 ...

  6. 2011年5月28日 · 143k. 51k 跟隨者. 3.7k 粉絲. 上星期 CSL 正式在港推出了 4G LTE 服務,$399 月費就能享用 100Mbps 高速看似很便宜,其實背後 4G 實際的速度如何呢? 只在一個或數個熱點去測試是不足反映現實,所以今次 unwire.hk 聯同商業資訊網 HKIT Blog 站合作測試,針對性地走訪港人經常去的地標、商場及工商區域作詳細的測試,務求將 4G LTE 的現實情況反映帶給各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