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7日 · 發生在5000萬年前北極地區的滿江紅事件告訴我們這一株小小的水生蕨類植物在廣闊水域大規模繁殖用80萬年的時間一舉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了80%以上北極地區的平均海面溫度從13 C降至後來的-9 C在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球溫度持續

  2. 滿江紅屬 (學名: Azolla )是 槐葉苹科 (原屬 滿江紅科 )的一個 屬 ,現存七種 真蕨類 漂浮性水生植物 ,看起來並不像蕨類而更像 浮萍 [2] 。 該屬的植物在一些地區是 入侵植物 [3] 。 屬名 Azolla 源於希臘語azo(使乾燥)和ollyo(殺)的合成詞,指本屬植物容易被乾旱環境影響而死亡。 種 [ 編輯] 該屬的種包括: [4] [5] [6] [7] Azolla cariniana. Azolla imbricata. Azolla nilotica Decne. ex Mett. Azolla pinnata R.Br. Azolla cristata Kaulf. Azolla filiculoides Lam. Azolla rubra R.Br.

  3. 實際上在5500萬年前地球的二氧化碳含量特別高達到了2500-3500ppm遠遠高於目前400ppm的水平因此這段時期也被叫做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 (Paleocene- Eocene Thermal Maximum)。

  4. 2021年7月3日 · 棕櫚樹林. 當時北極附近的格林蘭島北歐俄羅斯北部與阿拉斯加到處都有密集的棕櫚樹林地面遍佈亞熱帶的蕨類植物苔蘚和雜草而在南極大陸則大面積覆蓋著溫帶和亞熱帶雨林始新世的北極地區像今天亞熱帶的樣子. 滿江紅英文名叫Azolla是一種水生的蕨類植物它有很多名字浮萍蕨仙苔水蕨紫藻三角藻紅浮萍等等。 它的葉子是綠色的,在秋天它會變成紫紅色,水面被紅色的浮萍覆蓋,因此這種植物被稱為滿江紅。 由於它在水面密集生長,連蚊子都沒辦法在其中間順利產卵繁殖,所以滿江紅還有個“蚊子蕨”的稱呼。 變成紅色的滿江紅. 滿江紅的繁殖速度極快,如果條件合適,它能以每3~10天翻一倍生物量的速度生長,很快就能覆蓋所有水面.

  5. Azolla imbricata. 滿江紅是一種常見於水田和池塘的飄浮蕨類它的葉片排列成三角形這些細嫩的葉片是淡水魚類的可口美食滿江紅能以無性繁殖快速生長經常於水面生長成一大片它們在冬季寒冷時更會變成一片紅色因而取得滿江紅的美名和勺葉槐葉蘋不同滿江紅擁有真正的根部懸垂於水面之下

  6. 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cc70cddcb1f45aa83ca6b1b9c261ee7\"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641\" alt=\"由“滿江紅事件”看一種

  7. 滿江紅为一词牌名,此调为双调93字,阕4仄韵,后阙5仄韵,阕5、6句、后阕7、8句要对仗。后阕3字4字也可对仗。 其中最著名一首為宋朝名將岳飛所作;此詞是否為岳飛作,未有定論。 一說為明人假借岳飛之名而作。亦有不少人如余嘉錫和夏承燾等懷疑作者另有其人,因明朝初未有此詞流行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