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 公平原則:富有的人應較窮人支付更多的稅 * 確定原則:稅的課徵應不容易逃漏 * 方便原則:力求對納稅義務人的方便 * 當斯密(Adam Smith)於「國富論」提出稅的四大原則: 公平原則(Principle of Equality) * 即按照國民於國家保護下所得的收入多寡為比例,向國家納稅,始為公平。 * 亞當斯密所謂的公平,係欲取消特殊階級的免稅特權,即全國國民宜人人納稅,方為公平。
      www.goodpartner.idv.tw/~chia/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11/租稅準則.pdf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9年1月13日 · 亞當·斯密的稅收原則的內容. 在其所著 《國富論》 中提出了著名的稅收四原則。 即 稅收平等原則 、 稅收確定原則 、 稅收便利原則 和 稅收經濟原則 。 一、 稅收平等原則. 斯密認為“一國國民,都須在可能範圍內,按照各自 能力 的比例,即各自在國家保護下享有 收入 的比例,繳納國賦,維持政府。 ”亞當·斯密所說的平等包括以下的含義. (1)主張所有公民應平等納稅,反對貴族免稅特權,反對按身份定稅以及富者輕稅平民重稅的不公平情況。 (2)稅收應均衡地分擔到 地租 、 利潤 和 工資 上,不應僅由其中一種收入負擔,這樣是不公平的。 (3)按照自然形成的 社會財富 分配情況,按 比例稅率 徵稅,稅收不要干預社會 財富的分配 ,此點具有 稅收中性 的含義。 二、 稅收確定原則.

  3. 2015年12月2日 · 亞當·斯密的稅收思想. 亞當·斯密 (1733-1790)是 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 的主要代表之一。 斯密一生從事過多種學科的研究,在經濟方面的研究尤為突出。 他僅出版過一本經濟學論著,即1776年出版的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簡稱 《國富論》 。 但就是這本劃時代的著作,建立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也對財政稅收理論作了系統的研究。 [ 編輯] 斯密的政府觀. 斯密所處的年代,是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時代;反映自由經濟的 經濟自由主義 思想在斯密的經濟理論中也得到充分的體現。 亞當·斯密以"人的本性"研究為出發點,認為社會經濟只有充分的自由,資本才能得以有利地使用, 社會利益 才會最大。 因此,他積極主張自由經濟,反對 國家干預 經濟。

  4. 亞當斯密(Adam Smith)國富論提出稅的四大原則: 公平原則(Principle of Equality) * 即按照國民於國家保護下所得的收入多寡為比例,向國家納稅,始為公平。 * 亞當斯密所謂的公平,係欲取消特殊階級的免稅特權,即全國國民宜人人納稅,方為公平。 確定(確實)原則(Principle of Certainty) * 稅的課徵應確定而不武斷,且易於為納稅人與稅務行政人員明白,稅的課徵應不容易逃漏。 * 例如:繳稅時間、繳稅地點、繳稅方法、繳稅金額等必須明確規. 定,且不得任意更改。 方便原則(Principle of Convenience) * 課稅的時間與徵收的方式等,應力求對納稅義務人的方便,而就現代的情況,必須增加給納稅人選擇的機會。

  5. 亞當·斯密 (AdamSmith 1723—1790) 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之一。. 亞當·斯密的稅收原則吸收了攸士第等人的理論成果概括了前人在稅制建設中的一些基本原則也迎合了新興資產階級提倡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理論需要從而被奉為當時各國 ...

  6. 2020年4月24日 · HKDse-ECON-ch17-lesson-1-2Adam Smith 阿當史密夫四個徵稅原則. Semi LO. 35 subscribers. Subscribed. 3. 775 views 3 years ago. Adam Smith principles of taxation ...more.

    • 5 分鐘
    • 775
    • Semi LO
  7. 亚当·斯密. 亞當·斯密 (英語: Adam Smith ,1723年6月5日(受洗)(新曆6月16日)—1790年7月17日)是18世紀 苏格兰 哲学家 和 经济学家 ,被認爲是現代 經濟學 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 國富論 》是第一本試圖闡述 歐洲 產業和商業發展歷史的著作,被視爲經濟學的里程碑。 這一著作提出了許多經典理論,包括 自由市場經濟 、 勞動分工 和市场自发调节等觀念,对经济学、政治学和 道德哲学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生平.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國富論), 1922.

  8. 講課內容包括了 倫理學 、 修辭學 、 法學 、 政治經濟學 、以及「治安和稅收」領域。 在1759年他出版了《 道德情操論 》一書,具體化了部分他在格拉斯哥授課內容。 在當時這些研究發表使斯密獲得了廣泛名聲,這些研究主要是針對人類如何透過仲介者和旁觀者之間感情互動來進行溝通(亦即,個人與社會其他成員互動)。 他對於語言發展研究則較為粗淺。 斯密流暢、深具說服力、甚至華麗論述相當突出,他論述基礎既不是像 沙夫茨伯里 和 哈奇森 一般根基於特殊「良知」,也不是像休謨一般根基於 功利主義 ,而是基於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