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30日 · 發現「血便」該懷疑是痔瘡還是大腸癌?. 醫師教從症狀分辨差異,解析何時該做大腸癌篩檢. 2023-05-30 20:00:00 聯合報健康版 /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潰瘍性結腸炎常見有腹瀉問題,常合併解出黏液、便血、腹絞痛、腹脹、惡心、嘔吐。. 圖╱123RF. 聽 ...

  2. 2020年9月1日 · 大腸癌症狀與痔瘡症狀很相似,容易讓人混淆,但其實當中有不少分別之處,大腸癌的成因、治療、預防和檢測等跟痔瘡有何分別? 如何從大便出血情況、顏色等分辨是否大腸癌,助及早就醫?

  3. 2022年8月2日 · 痔瘡是良性疾病不會惡化成大腸癌若出血症狀逾一周,仍應進行大腸鏡檢查,以利確診。 「痔瘡不會演變成大腸癌,兩者致病原因不同。 」國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雨農說,痔瘡形成主因,多因長期少吃蔬菜、缺乏運動、少喝水造成便祕,又合併久坐、久站,讓肛門四周靜脈叢壓力升高,導致血液循環不佳、靜脈曲張,結締組織鬆弛膨出,慢慢出現痔瘡,患者好發年齡為20歲以上。 大腸癌感覺 一直想上廁所. 台安醫院外科部主任糠榮誠表示,大腸癌好發原因,常見有家族史或帶有致癌基因,若嗜吃鹽酥雞、熱狗等醃漬或油炸食物,加上長期喝酒,容易使腸道細胞病變、癌化。 罹患大腸癌會感覺一直想要上廁所,就是裡急後重的感覺,但痔瘡不會如此。 「 痔瘡、大腸癌症狀相似,可以從出血顏色、頻率及出血量多寡等三項指標初步判斷 。

  4. 2020年5月12日 · 大腸癌,是香港最多人患上的癌症,痔瘡,是最常見的都市病,但大腸癌與痔瘡皆有便血的現象,容易讓人混淆,甚至因而掉以輕心,令大腸癌患者延誤就醫。

  5. 腸癌和痔瘡都會大便帶血,我們該便怎麼分辨? 雖然便血是大腸癌、痔瘡常見的共同症狀,但實際表現上仍有一定的差異。 就以痔瘡會導致血便來說,主要是因為痔瘡是因肛門處靜脈血管過度腫脹、曲張所致;

  6. 2023年9月16日 · 和大腸癌的「大便流血」差在哪?有人會問說,大腸癌也會大便流血,那要如何分辨?痔瘡出的血為「鮮紅色」;大腸癌的出血通常比較偏「暗紅色」,但也是要看腫瘤的位置,若腫瘤靠近肛門,也有可能出現鮮紅色的血便。

  7. 2022年7月6日 · 根據2022年衛福部公告之國人十大死因,大腸癌再度蟬聯癌症前三名,2021年結腸、直腸肛門癌的死亡數為6657人,較五年前增加11%,且有年輕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