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The BA (Hons) Scheme in Design educates innovative forward-thinking designers who are able to give shape and invent desirable futures relevant for a rapidly changing society.

  2. PolyU Design has fully equipped modeling workshop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have conceptual and physical space to investigate and experiment with materials. Practical techniques are regarded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problem-solving process which students need to exercise through hands-on workshop activities.

  3. The programme aims to: augment students’ (empathic)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needs/changes from real-life perspectives; introduce students to methods for social observation, ethnographic design research and co-designing practices; engage students with outside partners to address social issues and develop design resolutions;

  4. 如何報讀 | 設計學(榮譽)文學士組合課程 (中文字幕) 準備創意作品集 | 設計學(榮譽)文學士組合課程 (中文字幕) 準備STEAM作品集 | 設計學(榮譽)文學士組合課程 (中文字幕)

  5. 設計學碩士組合課程獲大學教 育資助委員會納入為2024/25 學年「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獎 學金計劃」合資格課程之一,提供21名獎學金名額予合資本 地學生申請。每個獎學金的上 限為港幣120,000元,以作支 付學費用。A specialism developed in response to the

  6. 設計學碩士組合課程獲大學教 育資助委員會納入為「指定研 究院修課課程獎學金計劃」合 資格課程之一,提供26名獎學 金名額予合資本地學生申請。每個獎學金的上限為港幣 120,000 元,以作支付學費用。A specialism developed in response to the

  7. 2023年9月1日 · 初賽 . 初賽參加者需要提交以下其中一個類別的作品: _傳意設計 _社區、空間與服務創新設計 _產品體驗設計 _遊樂設計 _人工智能與未來設計 . 晉身決賽的入圍隊伍將參加為期 4 天的專屬培育計劃。 *方式在文末 . 決賽 . 培育計劃包括多項有趣的活動,例如導修、授課及工作坊,務求協助學生從各方面了解設計,並學習所需技能以改善設計方案。 各項體驗引人入勝,最後以簡報會作結,讓參加者發揮所學的新技能及創作理念。 把握機會踏上設計師之路,裝備自己成為新世代的創新專才,以嶄新手法去洞悉及解決問題。 立即與同學組隊並請校長提名參賽,一同展開創新之旅! #PolyUDesignHatchAwards. 報名 . 參賽資格 _比賽歡迎全港所有本地及國際學校的中學生參加。

  8. 他們會以某些設計方法 (design methods) 如圖像或互動遊戲,去策動羣體對話 (social conversations) 和設計參與 (participatory design),從中發現問題的面向和提出解決方法,並設計配套,協助落實方案。. 他們亦會設計各種模擬或具體的示範、模型等,讓大家理解新運作方式 ...

  9. Dear friend, Our warmest wishes for a happy new year! As we look back on all that we have achieved and look forward to all that lies ahead, we hope 2023 brings you prosperity, growth, and good fortune. We must also remain mindful of the challenges and trends ...

  10. 2023年12月6日 · 作者: 陳錦輝. 近十年,「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在香港漸漸成形,愈來愈多年輕人和非政府機構投身其中,建立起一套獨特的生態和操作:公共或私人資金、種子基金、孵化器(incubator)、政府政策、研究、大學課程、社區設計實驗室、社企、影響力評估、比賽與競爭。 「社創」亦開始變成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公共詞彙。 一個親身體驗的例子:筆者任教於理大設計學院的Social Design,而Social Design於歐美許多設計學院甚至政府機構中,已成重要一環……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信報財經新聞—文化論政 (2022年12月6日) Previous Next.

  11. (Chinese version available only) 作者:陳錦輝 近十年,「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在香港漸漸成形,愈來愈多年輕人和非政府機構投身其中,建立起一套獨特的生態和操作:公共或私人資金、種子基金、孵化器(incubator)、政府政策、研究、大學課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