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陈独秀陳獨秀 - Wikiwand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字仲甫,號實庵,1914年始用筆名獨秀,安徽省安慶府懷寧縣人,中國近現代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1915年,他創辦了《新青年》雜志,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開創人和領袖之一。1920年起,他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及初期領袖,但於1927年因中國國民黨 ...

  2. 2011年2月18日 · 陳獨秀少年時便痛恨八股,為敷衍母親而去應考,卻高中第一名秀才。 進入20世紀后,陳獨秀作為第一代赴日留學生,於1901年自費進入東京專門學校,即早稻田大學的前身,不久又進成城學校,即日本士官學校預備科。

  3. 文學革命論. 作者: 陳獨秀. 1917年2月1日. 本作品收錄於《 新青年/卷2 》. 姊妹計劃: 百科 · 數據項. 今日莊嚴燦爛之歐洲,何自而來乎?. 曰,革命之賜也。. 歐語所謂革命者,為革故更新之義,與中土所謂朝代鼎革,絕不相類;故自文藝復興以來,政治界有革命 ...

  4. 2024年5月30日 ·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字仲甫,號實庵,1914年始用筆名獨秀 [3],安徽省 安慶府 懷寧縣人,中國近現代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1915年,他創辦了《新青年》雜志,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開創人和領袖之一。 1920年起,他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及初期領袖,但於1927年因中國 ...

  5. 陳獨秀 作者: 胡適 1916年10月 本作品收錄於《新青年》 姊妹計劃: 數據項 獨秀先生足下: 2月3日,曾有一書奉寄,附所譯《決鬥》一稿,想已達覽。久未見《青年》,不知尚繼續出版否?今日偶翻閱舊寄之貴報,重讀足下所論文學變遷之說,頗有鄙見 ...

  6. 陳獨秀是一九三七年八月出獄的,他死在一九四二年八月廿七日。 最近我才得讀他的朋友們印行的《陳獨秀的最後論文和書信》一小冊,我覺得他的最後思想——特別是他對於民主自由的見解,是他“沈思熟慮了六七年”的結論,很值得我們大家仔細想想。

  7. 陳獨秀的民主主義思 想亦進一步發展。民國元年,陳獨秀投筆從政,一度出任安徽都督府秘書長。1913年,國民黨議會領袖宋教仁遇刺,陳獨秀追隨皖督柏文蔚討伐袁世凱,協助 制定討袁大計。未久,孫中山領導的反袁「二次革命」失敗,陳獨秀遭袁系勢力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