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5日 · 2023年5月15日 什麼是中暑? 人在酷熱的環境裡體溫上升,身體機能便會自動調節來降溫,例如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數;可是,當環境溫度過高,這些生理調節不能有效控制體溫時,便會出現熱衰竭甚至中暑等情況。 熱衰竭的徵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氣促及神志不清等。當體溫升至攝氏四十一度或 ...

  2. 熱衰竭、中暑的處理方法 當體溫高於38~39度,出現熱衰竭或中暑時,快速散熱並將體溫控制於39度以下,是決定病患預後、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除了移動至陰涼處、褪去衣物之外,請依照以下3種方法,幫助患者快速降溫:

  3. 熱衰竭的原因 炎熱的天氣下大量出汗,雖可防止體溫升高,但身體大量喪失水分和鹽分,會使腿部及身體的肌肉 抽搐,全身無力。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病情惡化,患者可能虛脫。 熱衰竭的其他徵狀是眩暈、頭痛、嘔吐。患者體溫正常,皮膚濕冷,面色蒼白;呼吸和脈搏加快。

  4. 熱衰竭恢復時間 當出現熱衰竭時,若立即給予協助治療,通常三十分鐘內患者會逐漸降溫。在幫助患者恢復期間,盡量在旁邊陪伴觀察患者情形,若沒有改善必須請求專業的醫療救助。 為何會發生熱衰竭? 人體通常會隨著環境溫度變化自我調控體溫,以維持正常的核心溫度。

  5. 近年香港氣溫不斷上升,2021年酷熱天氣日數高達54日。有研究發現,當氣溫達至攝氏29度,之後每上升1度,死亡人數便會增加1 ...

  6. 2021年6月10日 · 熱衰竭 (heat exhaustion): 引起熱衰竭的原因為:水分流失與鈉離子流失,通常兩者的流失會同時存在。 除了在大太陽下的戶外活動者,老人與高溫環境下的勞動者若未適時補充水分也可能引起熱衰竭;大量流汗後,若單純補充低張溶液(hypotonic solution)而忽略鹽分的補充,也可能會引起熱衰竭

  7. 2023年7月10日 · 最近台大醫院,因為出現全身無力、頭暈、頭痛等熱衰竭或是體溫超過40 度伴隨意識不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7月已有 236人發生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