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14日 · 1929年6月5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正式遷入北平北海靜心齋,時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的陳寅恪,被委任為第一組主任。. 1929年10月,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傅斯年 的斡旋下,陳寅恪正式成為 中國國民黨 黨員。. 1930年以後,開「 佛經 ...

  2. 陳寅恪是為其父陳三立繼室俞明詩所生的第二子,陳氏門堂三代世家,陳三立為詩文名家。 祖母黃氏以在寅年生,取名寅恪(恪字為家族字辈),在家族中排行第六,晚輩稱其六叔 [4] 。

  3. 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鶴壽,江西省義寧縣(今九江市修水縣)人。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陳寶箴之孫、陳三立次子。陳寅恪自少受家學薰陶,廣泛閲讀經史。

  4. 2024年6月14日 · 大陆简体. 工具. 外观. 隐藏. 陈寅恪 (读作 陈 寅 yín 恪 què [1] ,也有读作 陈 寅 yín 恪 kè [2]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字 鹤寿 , 江西省 南昌府 义宁州 (今 江西省 修水县 )人,生于 湖南 长沙 , 中国 现代 历史学家 、 古典文学 研究家、 东方史学 家 [3] ,曾获选为 中央研究院 院士,亦为 民初时期 清华大学 国学院 四大导师之一(其余三人为 梁启超 、 王国维 、 赵元任 )。 通晓二十余种 语言 。 其史学脱胎于 乾嘉考据学 ,有着《 柳如是别传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严耕望 将其与 钱穆 、 陈垣 、 吕思勉 并称为“现代四大史学家”。 生平 [ 编辑]

  5. 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义宁县(今九江市修水县)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陈宝箴之孙、陈三立次子。陈寅恪自少受家学熏陶,广泛阅读经史。

  6. 2017年2月21日 · 陳寅恪將書分為三類:最低限度的讀物、進一步學習的讀物、深入研究的讀物。. 三類書中他尤其強調第一類。. 陳寅恪認為第一類是必讀書,從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識。. 譬如,他認為,無論一個人的愛憎好惡如何,《詩經》、《尚書》乃人人必讀 ...

  7.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陈寅恪陳寅恪 - Wikiwand

    陳寅恪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鶴壽,江西省南昌府義寧州(今江西省修水縣)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東方史學家,曾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亦為民初時期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其餘三人為梁啟超

  8. 2017年8月26日 · 陳寅恪,是中國現代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 他和夫人唐篔的骨灰,安葬在江西廬山植物園內,與廬山植物園創始人--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和教育家胡先驌,著名植物學家、中國蕨類植物學的奠基人秦仁昌,著名植物園專家、植物學家陳封懷之「三老墓」相鄰。 廬山植物園,南瀕浩瀚的鄱陽湖,面對巍峨的五老峰、含鄱嶺;最高海拔1,360米,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交接處,長年累月雨量充沛、雲蒸霧罩,鬱鬱葱葱,淌綠滴翠,是著名的亞高山植物園,也是中國第一座正規的、供植物科學研究的植物園。 我青年時代,在廬山人武部工作期間,不止一次遊覽過廬山植物園。 前幾天,借重返廬山探親避暑之機,我又一次走進廬山植物園。 這次主要目的,是去看國學大師「陳寅恪」。

  9. www.wikiwand.com › zh › 陈寅恪寅恪 - Wikiwand

    寅 恪 (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 字 鶴壽 , 江西省 南昌府 義寧州 (今 江西省 修水縣 )人,生於 湖南 長沙 , 中國 現代 歷史學家 、 古典文學 研究家、 东方史学 家 ,曾獲選為 中央研究院 院士,亦為 民初時期 清華大學 國學院 四大導師之一(其 ...

  10. 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鶴壽, 江西 修水 人。. 中國現代集 歷史學家 、古典文學研究家、 語言學家 、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 葉企孫 、 潘光旦 、 梅貽琦 一起被列為 清華大學 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 呂思勉 、 陳垣 、 錢穆 並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