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基督,是基利斯督或基利士督的省稱,來自希臘文「 Χριστός 」(拉丁轉寫 Christos ) [1] (一說譯自英文Christ [2] ),是亞伯拉罕諸教中的術語,原意是「受膏者」 [註 1],也等同於希伯來文中的「 מ ש ח ה 」(彌賽亞,意為「受膏者」)。在《聖經》中基督是「拿撒勒的耶穌」之專有名稱,即 ...

  2. 西方基督教(英語: Western Christianity )是相对東方基督教而言的稱呼,泛指包括拉丁禮教會、新教在内的各种形态的基督教 宗派 [1],他們的發展沿革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天主教會。其名稱中的「西方」來自「西方拉丁世界與東方希臘世界」概念,因為這些宗派的信仰傳統發源自受古羅馬(拉丁 ...

  3. 基督教新教是中國的基督教體系中三大教派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内的五大宗教之一。在中國,「基督教」一词廣義上是東正教、天主教、新教的總稱,狹義上專指新教。新教第一次來中國傳播是1807年,是由英國倫敦會的馬禮遜進行的。新教比天主教進入 ...

  4. 聖經 ( 希伯來語 : ביבליה ‎; 希臘語 : τὰ βιβλία ,本义为「書」)是 猶太教 與 基督教 最重要的 經典 ,並被 亞伯拉罕諸教 認信為 神聖 經典。. 猶太教的圣经只有《 塔納赫 》,基督教称为《 旧约 》;基督教的聖經則有《舊約》以及承接的《 新 ...

  5. 歷史 台灣信義會於1954年11月10日正式成立。起源於1920年在中華民國河南省 雞公山成立的基督教中華信義會,在台灣延續其名,稱為「台灣信義會」。台灣信義會先從高雄、台北兩地開始,逐漸擴展至台中、嘉義、台南等各地。 台灣信義會第一間會堂「基督教台灣信義會高雄教會」,於1951年成立。

  6. 基督教由數個主要的教派所組成: 天主教 、 東正教 及 新教 ,但有時會細分為更多的教派。. 較少人信仰的 東方正統教會 和 東方亞述教會 與 正教會 一併稱為 東方基督教 ,對於自認有獨特教義的 聖公宗 和 五旬節運動 與 靈恩運動 ,在大部分的書籍上都歸入 ...

  7. 耶穌的復活日是星期日,日後基督教以每年的這一天為「復活節」,并以星期日代为安息日 称为「主日」。耶穌復活表明了將來所有信他的人也要這樣復活,得享永生。關於復活的意義,《聖經》這麼說: 基督已经从死裏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