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开始掌握魏国政权。265年十二月(266年2月)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即西晋。

  2.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即韩非,为韩国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著作有《韩非子》一书。. [2] 《韩非子·十过 ...

  3. 叔孙豹(?—前537年):姬姓,叔孙氏,名豹,春秋时鲁国大夫。早年流亡齐国。公元前575年,叔孙侨如被放逐。鲁国执政官季孙氏召叔孙豹回国,成为叔孙氏的继承人,进入了历史舞台,成为杰出的贵族外交家,提出了“三不朽”的著名学说。公元前537年,叔孙豹病危,庶子竖牛为乱,拥立庶子叔 ...

  4. 曰。子以君命辱于敝邑。先君之礼。藉之以乐。以辱吾子。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细。敢问 礼也。对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文王。两君相见之乐也。臣不敢及。鹿鸣。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敢不 ...

  5. 释义. 播报. 编辑. 春秋晋大夫士会因事奔秦 ,为秦所用。. 晋人患秦之用士会 ,乃使魏寿馀伪以魏叛而入秦 ,诱士会返晋 。. 计得逞, 士会欲行, 秦大夫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按,策有二义,一为策书,即 简策 之策;一为 ...

  6. 晋献公,姬姓,名诡诸,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春秋时期晋国第19任君主,晋武公之子,在位26年。晋武公活捉戎狄首领诡诸,因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叔、曲沃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周”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国、霍国、魏国,击败狄戎,复采用假道伐 ...

  7. 《老子注》是 魏晋玄学 的发端,是第一部系统地阐述玄学理论的著作,在玄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它奠定了一代新学说,标志着哲学由 宇宙论 向 本体论,由神学向 思辨哲学 的转变,代表和影响了一个时代哲学发展的趋向。 王弼 通过对本末、静动、体用、一多等范畴,探讨本体世界“无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