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此經前四卷便在使人先悟性體,起「奢摩它」三止觀修。 (2)能觀所觀:「兵中主帥,喻第二重能觀三觀;知賊所在,喻所觀境。」性起三觀觀照相應的性具三諦之理,符於此經的三如來藏理。 (3)能用所用:「用奇用正,喻第三重能用所用。

  2. 達摩祖師《悟性論》白話譯文. 夫道者;寂滅為體。. 修者;離相為宗。. 譯文:道的本質是寂滅,因此修道的人不駐留於各種相為根本來進行修持。. 故經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譯文:所以,經文中說:“寂滅是菩提,這個寂滅的“滅”就是指要滅掉各種相 ...

  3. 2023年11月1日 ·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太上清靜經》原文 老君曰: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不知其,強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

  4. 仙宗崑崙派門弟子『登堂弟子』與『入室弟子』說明 學者向道拜師入門後、仙宗崑崙派弟子早已分為『登堂弟子』與『入室弟子』,此二項份與受教法理定位不同,今在此稍作說明: 一、『登堂弟子』: 『登堂弟子』中又有分出『信徒弟子』,此名目不同謂,學者拜師入

  5. 「傳承」訓中訓: 古云:人有學,猶木有枝葉也;木有枝葉猶庇蔭人,何況聖人學乎?〈恩師在此小節開示學的重要性,更何況我們崇德學院乃聖人學,期許人人學成就聖賢為鵠的。〉 是以君子,必積學於己,修身全德,而備道場需;使人盡其才,才

  6. -學而-第七章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必謂學矣。 子夏,姓卜商,字子夏,衛國人,比孔子小四十四歲。隨夫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擅長文學,被列入文學科。於孔子逝世後,晚年於魏國

  7. 天水:戰國時秦地,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為郡,東漢明帝改為漢陽郡,三國魏再將其復為天水郡。管轄地區包括甘肅省天水、隴西東一帶。 (20)廬江堂【何】 廬江:東周時屬於吳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歸於九江郡,隸屬於揚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