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日 · 廣論消文 297 296 頁 5 行-297 頁 3 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金二、破救 “ 救 ” 是指自己找理由反駁,即心中辯解說:雖然譭謗等沒有傷害我,但會導致別人不喜歡我,所以我不高興。 若作是念:由毀訾等,則餘補特伽羅於我不喜,故不歡喜。 如果認為:因為受到譭謗等,會導致其他人不喜歡我,因此 ...

  2. 2020年8月8日 · 慬哦瓦云,「覺窩敦巴從無始來,曾受身,然皆未修大乘正法,猶如今日,故須策勵。 」又如桑樸瓦云,「此生死中須多仰覆,此於心中實覺不安。 」乃至未能起心如此,須勤思惟,縱起亦當恆常修習。

  3. 2020年12月29日 · 廣論消文262 《修無邊門陀羅尼經》云:“諸有情鬥諍,根本為攝持,故於境斷愛,斷愛得總持。. 廣論消文262 262頁12行-263頁1行. ※﹝第三學此次第分二:. ① 初於總行學習道理,② 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正式開始學習六波羅蜜多,分成二個部分,. 第一 ...

  4. 2020年11月10日 · 未二、修行種捨 又捨有三:行捨、受捨及無量捨。此是最後。 行捨:與善心相應的心所,即緣善法,令心住於平等,遠離昏沉、掉舉等過失。作用是不讓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生起。行捨屬於五蘊中的行蘊,故稱為行捨。《成唯識論》中說: “ 云行捨?

  5. 2021年2月26日 · 慧須分別法者,謂總諸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尤以自所受律儀中應取應捨。 慧須分別法者 :那麼智慧必須分別哪些法呢? 謂總諸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 :總的來說,舉凡諸經當中所說的一切應該趣入和應該遮止的地方。指修行應該做的和不應該做的。

  6. 附錄~:~略識大慧宗杲禪師及看話禪的工夫事~:~. 大慧宗杲(1089-11643),俗姓奚,宣州甯國(安徽)人,十七歲出家受具足戒,離鄉先至曹洞宗尊宿洞山微禪師學禪,因緣不契後依寶峰山湛堂文准禪師。. 湛堂文准(1061-1115),是黃龍派真淨克文的弟子,大慧 ...

  7. (100.9.5) 飛鵬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常在雜誌中拜讀他的專欄,對於他處世做事的見解,多有認同點,也是學習新知來源的一位企業家。這次回頭認真的閱讀《自慢: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一書,「自慢的六大主題」─觀念態度、成長學習、專業方法、職場關係、生涯抉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