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強積金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hk.bankcomm.com

    登記公司戶「高息儲蓄存款」,尊享高達港幣15,000元現金獎賞。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本行為註冊主事中介人, 發行人:交通銀行信託有限公司(「交銀信託」)。

搜尋結果

  1. 強積金總淨資產值已超過 11,000 億元,自強積金制度成立以來的年率化內部回報率 (扣取收費後) 爲2.5 %。 持續進行的工作 過去多年,政府與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一直透過推行多方面的措施,提升強積金基金的透明度及降低收費,從而完善強積金制度。

  2. 成立強積金計劃時首次或特別整筆支付的供款. 為僱員向強積金計劃所作的定期強制性及自願性供款. 僱主的申報責任. 僱主應優先履行其追收税款或是先執行強積金的供款責任. 政府向合資格的強積金計劃 / 獲強積金豁免的職業退休註冊計劃成員帳戶的 6,000 元注款.

  3. 強積金制度於2000 年推出,當時已有一些企業自行提供公積金計劃作為僱員退休福利。強積金制度實施後,有些僱主仍然提供公積金計劃,讓僱員二擇其一。兩者雖同樣是退休保障計劃,但在供款安排、投資組合,以及提取權益等多方面都各有千秋 ...

  4. 根據強積金法例,個人帳戶紀錄冊不包括以下資料: 個別個人帳戶的詳細資料,例如帳戶號碼、帳戶結餘等。 計劃成員的「供款帳戶」(包括現職工作的強積金帳戶、行業計劃臨時僱員帳戶及自僱人士帳戶)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的紀錄。

  5. 質疑 [編輯] 強積金實行後,成效受到質疑,包括被指回報率不大理想,甚至可能錄得虧損,又被質疑行政費高、作為中介的金融機構成了最大得益者,以及對現時的老人無助等負面評價。[1] 背景 [編輯] 早於1966年,港英政府已就在香港設立中央公積金的可行性展開研究。

  6. 質疑 [編輯] 強積金實行後,成效受到質疑,包括被指回報率不大理想,甚至可能錄得虧損,又被質疑行政費高、作為中介的金融機構成了最大得益者,以及對現時的老人無助等負面評價。[1] 背景 [編輯] 早於1966年,港英政府已就在香港設立中央公積金的可行性展開研究。

  7. 中銀保誠提供優質的強積金服務,協助僱主及成員輕鬆籌劃退休保障。. 有關強積金計劃及服務詳情,請聯絡中國銀行 (香港)或透過以下途徑聯絡中銀保誠:. 強積金開戶及產品熱線+852 2280 8686. 積金行政熱線+852 2929 3030. 網頁: www.boci-pru.com.hk 、 www.bocpt.com.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