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0日 · 現代科學界最偉大人物,目前看來,非愛因斯坦莫屬,最近諾貝爾獎「引力波」發現,恰恰是證明愛因斯坦理論是正確楊振寧談:「愛因斯坦厲害在哪裡?」「20世紀物理學三大貢獻中,兩個半都是愛因斯坦。」楊振寧先生這樣評價愛因斯坦。

  2. 2022年10月6日 · 楊振寧:科學永遠追不上自然複雜. 楊振寧博士為華人世界首位諾貝爾獎得主(圖為2019年楊振寧在北京舉行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講話)。. 出自《楊振寧傳》,天下文化出版.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雖與今年諾貝爾獎擦身而過,卻讓世界再次見識到華人科學 ...

  3. 2017年8月24日 · 題記:九十五歲高齡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恢復中國國籍,正式成為中科院院士,徹底回到了祖國,實現了自己一生夙願。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批滯留海外科學家響應新中國政府號召紛紛回國,實現「科學救國」之夙願。但是,在那個特殊年代,也有一大批海外科學家由於多種因素 ...

  4. 1804年今天,英國威爾斯潘尼達倫煉鋼廠一陣騷動。由發明家崔維西克設計蒸汽火車頭終於完工,放置到煉鋼廠專用鐵軌上。這條長16公里鐵路平常用來運送鐵礦砂與鋼材,只不過拉動一節一節車廂一直都是馱馬,而不是蒸汽火車頭。今天才要首度嘗試。

  5. 楊振寧:我想是有區別。這和前幾分鐘你問問題也有密切關系,就是發明跟發現關系。不管在科學、文學、藝術裡,發現跟發明的 界限都不是完全清楚。可是我想底下這句話是有道理,科學裡發現成分比文學裡少一點。我可以把這句話從另外 ...

  6. 他是楊振寧的老師,回國後“只做了一件事”. “全國科學大會號召我們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 這樣大好形勢給了我莫大鼓舞,願再一次申請加入黨組織,希望能更好地把餘生獻給黨,為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聽從黨調配而竭盡全力。. 1984年10月,北京 ...

  7. 2022年11月24日 · 諾貝爾獎冷知識一次看──華人拿獎次數真屈指可數?. Mark Lin/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 2022/11/24. 4380.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諾貝爾奬自 1901 年開始頒發,初期只有 5 個奬項:物理、化學、生理與醫學、文學、和平奬等。. 不過,諾貝爾各獎項也不是每年都會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