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8日 · 帶狀皰疹俗稱「生蛇」 ,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 不少人都以皰疹來斷定生蛇出現的時機,但其實病發皮膚不一定有皰疹出現,可能只有灼熱或刺痛感。 而且大部分生蛇狀況都出現得十分突然,病發早期除了在患部皮膚有灼熱感或神經痛外,還會有輕度發熱、食慾不振、疲倦等症狀,若出現此等症狀便需特別留意! 生蛇有甚麼症狀? 帶狀疱疹可以出現於身體任何部位,到底生蛇又會有哪些症狀? 以下3種便是常見的生蛇症狀: 帶痛楚的水泡. 病發後皮膚會出現密集的水泡,而這些水泡大部分都帶有痛楚,同時令人感到痕癢、刺痛、麻痹等,甚至會有像火燒、電擊、針刺等痛楚,而如果治療不及時,身體更有可能會出現後遺的神經痛症,痛楚程度如分娩、慢性癌痛般嚴重,通常疼痛會持續 1個月以上,甚至持續幾年,因此發現症狀時絕對不可拖延治療。

  2. 2020年5月26日 · 生蛇的症狀包括︰皮膚疼痛、麻痺或痕癢,1 至 3 日後會出現紅疹,程度因人而異。 有些人只會感到輕微痛楚;有些人則將其形容為極度灼痛或劇痛;部份患者或會出現水泡,而水泡容易穿破,續而結焦。 這些「帶狀疱疹」可以出現於身體各部份,通常會出現在身體的其中一邊,即左邊或右邊,嚴重者會出現在身體的兩邊 ;部份患者更會有發燒、頭痛、怕光、疲倦等症狀。 生蛇相片. 圖片來源:Elite Care Emergency - Thinking about Shingles. 生蛇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3. 不同生蛇階段及生症狀. 一般來說,患者會出現以下幾個生蛇階段和常見的生蛇症狀: 生蛇初期的患處,首先會感到痕癢、痛楚,伴有灼熱感覺. 大約1至3天後出現紅疹. 然後紅疹會變成水泡,並蔓延成帶狀、串狀紅疹的形態. 水泡可持續1至14天,期間或會長出膿皰或血水. 水泡會潰破或萎縮,乾水後結痂,大約為期2至3星期。 皮疹消失後,皮膚仍然會感到痛楚. 另可同時出現其他症狀,例如發燒、頭痛或發抖. 高危人士: 年紀大,尤其50歲以上人士. 患有可削弱免疫系統功能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癌症或愛滋病患者等. 壓力太大、休息不足. 四大生蛇常見迷思: 生蛇併發症可大可小宜及早求醫.

  4. 2020年1月13日 · 所謂「生蛇」,其實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有時會簡稱為水痘病毒或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致的傳染病,只有曾經出過水痘的人才有機會「生蛇」。水痘與生蛇?

  5. 秋冬進補,中國人愛吃,但談及「生蛇」,則神色大變。 近日接連 兩病人來求醫,一是七十多的長者,左頰、耳朵及眼部出現水疱,發炎流水;另四十歲男子,初時胃部及背部疼痛,入院時,身體腹部一邊出現皮疹。

  6. 2023年5月25日 · 皮膚痕癢出疹有可能是生蛇初期症狀,今次全科醫生會跟大家分享生蛇資訊,了解「生蛇」成因、不同階段的症狀,以及改善或預防方法。 產品 服務 真心唔識揀

  7. 生蛇是甚麼?在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就有機會誘發帶狀疱疹(生蛇)的出現。在香港,生蛇並非罕見。曾有研究指出,香港有95%的人口都出過水痘,而50歲以上的成年人當中,有兩成人曾經或正承受著「生蛇」之苦[2]。以下為生蛇高危人士: 免疫力低的人士;

  8. 生蛇的成因,治療與預防方法. 「生蛇」(帶狀疱疹)不只發生在長者身上,年輕人同樣有機會生蛇,且有上升跡象。. 了解更多健康資訊有助您掌握及管理自身的健康狀況。. 海灣醫療定期提供有關健康生活的電子通訊。. 請按以下連結訂閱。.

  9. 概覽. 常見問題. 帶狀疱疹(生蛇) | 成因、病徵及預防. 帶狀疱疹(生蛇)是指患者身上會出現一種令人感到痛楚而呈帶狀的紅疹,並帶有水泡。 了解更多. 搜尋相關醫療中心. 生蛇的成因. 生蛇的病徵. 生蛇的治療. 生蛇的預防. 本網站的健康資訊已由卓健醫療的醫生覆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咨詢。 帶狀疱疹(生蛇)是指患者身上會出現一種令人感到痛楚而呈帶狀的紅疹,並帶有水泡。 如何預防生蛇? 了解更多。

  10. 生蛇”会复发,一般是1-6%;另外“生蛇”有年轻化及普 遍化的趋向,高发期是五十岁后,预防的方法是注射疫苗;若准备接 受令免疫力减低之疗程,之前的一段时间应注射疫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