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老胡想提醒的什麼事情都不能太過,愛國主義的泛化使用也要有保持適度的意識,對事情的組織者來說尤其如此。 《歌手2024》官博今天發文,稱綜合演唱能力、音樂作品、舞台風格、市場潛力、揭榜報名微博反響等多個維度考量,《歌手2024》專家顧問團決定推選杭蓋樂隊、黃宣為首輪揭榜 ...

  2. 2024年5月17日 · 【明報專訊】從前帶兒子去看展覽,我還得不斷地拿作品來開玩笑才僅僅留着他一刻專注看完作品。現在5歲的他似乎已經能享受不同類型的展覽,而且喜惡分明。「我的展覽絕對會能觸摸的。」他跟展場保安員說。

  3. 2024年5月21日 ·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兩個國家,還是同屬一個國家的兩個地區?」尋求卓榮泰代表賴政府正式、清楚地向人民慎重說明。馬英九表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定位,兩岸 ...

  4. 2024年5月5日 · 好像缺了點什麼 / 梁嘉善. 【明報文章】每年提示我夏日來臨的,就是勞動節。. 猶記得懂事以來,不同的工會及團體均會在港島舉辦五一遊行,訴求隨着社會發展而有所不同。. 就連訂立勞動節假期,都曾經一項訴求。.

  5. 2024年5月17日 · 他強調,粵劇的本質戲曲形象,正如京劇大師梅蘭芳說戲曲創新「移步不換形」,只要不破壞本質,任何創新都能嘗試。然而,什麼是戲曲形象?阮兆輝:不破壞本質,任何創新都能嘗試 「我們戲曲最特別的地方,告訴你什麼假的。那麼不逼真?

  6. 2024年5月5日 · jck強調他們不從教科書的角度去理解「民體字」,而是從「我們自己個人感受出發」,主要從視覺感受「民體字」,就像去博物館看藝術品一樣,各人有各自的解讀,沒分誰對誰錯,亦不要定義文字。. 他續說:「純粹想用不同方法去看我們平常說的錯字 ...

  7. 2024年5月6日 · 【明報文章】後知後覺,最近才讀到余華的著作,急起直追,一口氣看了《第七天》、《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兄弟》和《活著》。余華作品20多種,翻譯成多國語文,這只其中一小部分。《第七天》中王德威的序評為「不過不失」,但由於余華,所以讀者會有更高的期望。由於我沒有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