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貝理雅支持英國出兵伊拉克的決定,使他遭受到各界十分強烈的抨擊。 北愛和平協定 貝理雅領導的工黨政府上任後,一改過往保守黨政府對北愛爾蘭問題的強硬立場,推動和平進程。1998年12月26日貝理雅成為第一位在愛爾蘭議會發表演說的英國首相。

  2. 2022年7月26日 · 【導讀】 英國前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本月在倫敦的迪奇利年度演說(Ditchley Annual Lecture)發表演說,分析和預測了俄烏衝突爆發後國際格局演變。貝理雅認為,西方將在政治和經濟上失去主導地位,國際格局充滿不確定性。

  3. 2022年7月17日 · 貝理雅1997年至2007年擔任英國首相。 他7月16日發表題為《烏克蘭之後,西方領導層現在得到什麼教訓? 》(After Ukraine, What Lessons Now for Western Leadership?)的演講, 稿件在貝理雅全球變化研究所(Tony Blair Institute for Global Change)網站上發表 。 他還認為,西方應該增加國防開支,保持軍事優勢。 貝理雅說美國及盟國「應該有足夠的優勢來對付所有地區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或任何類型的衝突」。 在談及俄烏戰爭時,貝理雅稱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作普丁或蒲亭)對烏克蘭的「野蠻和無理」入侵表明,西方不能再自然而然地期望世界主要大國遵守公認的國際準則。

  4. 2022年7月17日 · 前英國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表示,俄烏戰爭顯示,西方的主導地位即將結束,中國正崛起成為超級大國。 他並指,西方不應讓中國在軍事上超越,應加強國防開支。

  5. 貝理雅 ( 英文 : Tony Blair , 1953年 5月6號 —)係第51任 英國首相 、第一財政大臣、公務員事務部部長、 工黨 黨魁 兼 英倫 東北部 實治菲爾德選區 (英文:Sedgefield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 下議院議員。. 而作為英國內閣嘅閣臣,亦係 樞密院顧問官 。. 貝理雅 ...

  6. 2022年7月19日 · 【明報專訊】英國前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圖)上周六(16日)在倫敦一場演講中表示,目前是全球幾百年來最重要的歷史轉折點,俄烏戰爭顯示西方主導地位即將終結,中國正崛起成為超級大國。

  7. 2023年10月17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周一(16日)在北京會見英國工黨前領袖、前首相貝理雅。 王毅表示,中英同為具有全球影響 王毅會見貝理雅 冀英政府奉行理性務實積極對華政策|即時新聞|兩岸|on.cc東網

  8. 貝理雅20世紀至21世紀期間最具影響力的 英國首相 之一,擔任首相長達十年兩個月,是 英國工黨 在任最長的首相。 任內推行了不少成功的經濟政策,並成功改革工黨,但他支持 伊拉克戰爭 的決定,使他成為備受爭議的政治人物。 北愛和平協定 [ 編輯] 貝理雅領導的工黨政府上任後,一改過往保守黨政府對北愛爾蘭問題的強硬立場,推動和平進程。 1998年12月26日貝理雅成為第一位在 愛爾蘭議會 發表演說的 英國首相 。 同年英國政府和愛爾蘭政府簽署 貝爾法斯特協議 ,成立北愛爾蘭的自治政府。 下放權力 [ 編輯]

  9. 貝理雅 自1997年至2007年出任 英國首相 一職。 他任內曾經歷3次大選(包括在1997年當選上任的那次),每次在新一屆國會開幕前,他都會大規模重組內閣。 第一次貝理雅內閣 (1997年5月—2001年6月) [ 編輯] 主條目: 第一次貝理雅內閣. 貝理雅 — 英國首相 、 首席財政大臣 兼 公務員事務部長. 彭仕國 — 英國副首相 兼 環境運輸及區域大臣. 白高敦 — 財政大臣 兼 第二財政大臣. 艾偉儀勳爵 — 大法官. 戴麗安 — 樞密院議長 兼 下議院領袖. 李察勳爵 — 掌璽大臣 兼 上議院領袖. 戴理德 — 財政部首席秘書. 大衛·G·克拉克 — 蘭加斯特公爵領地事務大臣 兼 內閣辦公室部長. 郭偉邦 — 外交大臣. 施仲宏 — 內政大臣. 簡力行 — 農業漁業及食物部長.

  10. 2016年7月7日 · 英國伊拉克戰爭調查報告出爐 狠批前首相貝理雅開戰決定. 英國政治人物回應. 當年支持的英國參戰的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要汲取教訓」,指「在無合適準備的情況下派軍上戰場是不能接受的。 無論我們從中學到什麼,我們都要確保不會再次發生。 當年強烈反對英國參戰的工黨現任黨魁科爾賓指「(入侵伊拉克)是一次建立在錯誤前設下的軍事侵略……長期被壓倒性的國際輿論認為是不合法的」 。 科爾賓表示為工黨當年「災難性的決定」致歉,並呼籲英國支持國際法庭「行使權力檢控所有應當為這次侵略負責的人」 。 時任英國外相施仲宏(Jack Straw)亦為當年的決定辯護:「事後孔明認為我們可針對伊拉克下不同的決定,但當年我和其他人只能在當時的環境下決定。 (綜合報道) 貝理雅. 搶先表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