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2日 · 【理財Star Talk】方力申創辦游泳學校著重薪火相傳 與6位朋友合資逾百萬成團體馬馬主. 有「飛魚王子」之稱的方力申(Alex Fong),在游泳方面成績非常驕人,他9歲開始有系統訓練游泳,11歲開始代表香港出賽;他在2000年悉尼奧運締造的200米背泳及400米個人混合四式香港紀錄,保持了21年。 退役後,他加入娛樂圈,而近年亦開始了他的游泳教育學事業,更成為馬主。 他的成就可謂令人羨慕,在近年不同領域的新嘗試中,Alex有什麼心得呢? 首次創業即與拍檔一拍即合 開設游泳學校. Alex作為前游泳港隊成員,在游泳事業和比賽生涯中獲得不錯的成就,更在2018年與拍檔合資不超過100萬一同開設游泳學校,開展了游泳教學的另一番事業。

  2. 2018年9月28日 · 方力申坦言,年輕時沒什麼財政負擔及家庭壓力,試過買入高風險股票損手收場。 現在談及理財心得,他仍為要戒貪心,拒負債。 方力申由泳界轉戰娛樂圈,加入娛樂圈18年,在香港及內地拍了不少劇集和電影,密密吸金的他累積了不少的財富。

  3. 2021年3月2日 · 一首由方力申主唱的歌曲,又再引發討論區上對甚麼年紀是青年的討論,有網民話40歲應該係中年,但亦都有人話40歲都仲可以當選十大傑青。 呢一邊拗緊40歲到底係中年定青年,但另一邊箱就有35歲就出現中年危機。

  4. 2024年4月8日 · 1. 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 社會保障辦事處 ,或用電話、傳真、電郵、 網上表格 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

  5. 2020年9月28日 · 根據法例,計劃成員須年滿65歲,才可以選擇一筆過或分期提取強積金,只有在6個特定情況下,計劃成員才可以提早提取強積金,當中包括「永久離港」。 6個情況可提早領取強積金, 按【 下一頁 】知更多. 「永久離港」不一定是移民. 強積金涵蓋的對象除了香港僱員之外,亦包括持工作簽證來港工作的外籍人士和本身擁有外國護照的僱員。 換言之,以「永久離港」為由提早提取強積金的索人,其實不一定是因為移民,當中還包括結束在港工作而返回原居地的僱員。 因此,單憑相關數據以偏概全地解讀為移民並不正確。 計劃成員如果以「永久離港」這個理由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必須先向受託人提交索表格和法定聲明,聲明自己在特定日期永久離開香港,以及提交相關文件和證據,證明已獲准在香港以外地方居住,例如擁有外國護照。

  6. 2021年3月11日 · 一般而言,強積金計劃參與者只可以到65歲退休年齡時提取,但若有需要,積金局都有規定可在以下6種情況下,向受託人申請提早領取強積金。 提早領取強積金有甚麼條件? 申請時需要經過甚麼程序? 1. 年滿60歲提早退休. 提取人必須年滿60歲並已終止所有受僱及自僱工作,並作出法定聲明指無意再次受僱或自僱。 可以選擇一筆過或分期的方式提取累算權益。 2. 永久性地離開香港. 提取人必須聲明已經或將會離開香港,往其他地方居住,而無意作為永久性居民返回香港工作或再定居,並提供令受託人信納你已獲准在香港以外某地居住的證明。 但要注意,假如計劃成員曾以此理由提早提取強積金,日後將不能再次以相同理由,以較後離港日期再次提出申請。 積金局備有曾以永久離港為理由而成功提取強積金的計劃成員紀錄冊。

  7. 2020年2月11日 · 公積金計劃通常設有「歸屬比例」條款,說明僱員須在該公司工作滿若干年後,於離職時按服務年期計算可取得的僱主供款,比例由僱主訂定。 例如工作少於3年就得不到任何僱主部分的供款;滿3年可得到30%,滿4年可獲40%,如此類推。 在強積金計劃下,無論工作年期的長短,僱主和僱員的強制性供款在交到受託人後便即時全數歸僱員所有。 何時可提取? 一般情況下,打工仔要等到65歲才可提取強積金累算權益。 如僱員選擇參加公積金計劃,離職時按照「歸屬比例」計算所得利益後,公積金計劃的受託人會把利益總額中的「最低強積金利益」,轉移至僱員指明的強積金帳戶,剩餘的部分才可提取。 由於強積金是退休儲蓄的一部分,因此,保存在強積金帳戶的「最低強積金利益」,也須待65歲或在法例訂明的情況下才可提取。

  8. 2020年10月30日 · 投資初期應選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並行. 由於事主還年輕,龔成建議滙豐、中石化、電能及中華煤氣不宜持有太多;另外,歐康維視生物及康方生物雖然是潛力股,但無盈利,風險高,亦不宜持有太多。 換入「新血」,龔成建議「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並駕齊驅,不過,假如對潛力股的知識不多,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只能小注。 做月供股票,每月可投放5,000元。 可考慮月供的「平穩增值股」︰. 盈富 (02800) 銀娛 (00027) 恒基 (00012) 港鐵 (00066) 平安 (02318) 粵海 (00270) 領展 (00823)

  9. 2018年11月7日 · 符合資格的研究院學生將會自動獲豁免全數學費,受研究生學費豁免計劃資助的學生,將無法申請「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的資助以支付學費。 但他們仍可申計劃內經入息審查的助學金和貸款,如果學生獲得獎學金、獎金或津貼而目的不是支付學費就不受影響。 另外,若學生受其他計劃的資助豁免繳交部分學費,此計劃會豁免餘下的學費。 是次的計劃涵蓋2年哲學碩士課程以及3年和4年哲學博士課程的學費豁免,受惠人數不設上限。 政府是次的學費豁免只適用教資會資助的全日制哲學博士(PhD)課程及哲學碩士(MPhil)課程,兼讀制並非由教資會資助,故不獲豁免。 撰文 : 曹佩鈞 本網記者. 欄名 : 生活理財. 相關文章.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政府在今年7月推出本地研究生學費豁免計劃,鼓勵學生入讀研究院。

  10. 2020年9月17日 · 由大家話事. 父母要求畀家用 源於2種心態. 認可理財策劃師林昶恆(Alvin)指出,父母要求子女畀家用,通常可以分為兩種心態,其一是父母認為為子女供書教學多年,子女投身職場後應貢獻家庭;另一種心態就是幫子女儲錢。 對於家用的金額,林昶恆表示須視乎子女的收入而定。 假如月入8,000元,每月給2,000元家用就很多。 他表示,可把應屆畢業生的開支分為3部分,分別是個人開支、家用以及儲蓄。 若月入2萬元,時下畢業生個人開支約為1至1.5萬元,將6,000至8,000元用作家用,亦尚餘2,000至4,000元可用作儲蓄,情況尚算可以接受。 不過,假如當收入有所增加時,家人又要求要按比例增加家用,他則建議需要與家人商討一下家用問題。 與家人同住 畀家用屬責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