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廣論消文332 332頁2行-333頁1行 日常法師開示 【第三、四攝之作業。以此四攝於所化機所作耶?謂由布施故,令成聞法之器,以於法師生歡喜故。由愛語故,能令信解所說之法,以於法義令正了解斷疑惑故。由利行故,如教修行。由同事故,已修

  2. 瞋為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壞悲本,名菩薩?菩薩從而出?以是之故,應修忍辱。” (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根本,從大悲出生。瞋是滅壞大悲的劇毒,菩薩瞋恨可憐的眾生,尤其不適宜。如果毀壞了大悲的根本,怎麼能稱為菩薩呢?菩薩又能從出生呢?

  3. 2020年2月24日 · 廣論消文 107-1 【《讚應讚》亦云:「謂應趣應遮,清淨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餘言差別。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餘言,除此須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餘言,除此有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淨,此即依怙語,與餘言差別。

  4. 2021年1月4日 · 緣所施物,謂於自物作他物解,所施之物如取寄存,當念菩薩一切所有,於有情所先已施故。. 緣所施物的意樂:要把自己的財物看成是別人的,就像歸還他人的寄存物一樣,應想:我所有的一切早已佈施給有情,因此完全屬於眾生。. 否則,口中雖說:“我的身 ...

  5. 2020年12月31日 · 我們也不應攝持眷屬和財物,即使別人送給我們也不應攝持或接受這些東西。. 因為它們會障礙施捨心增長,會令慳吝心加強,能令未生起的施捨心不會生起,已生起的施捨心則會退轉失壞。. 又能障礙捨心增長,增長慳貪:. 此外,會對增長捨心造成障礙,且更 ...

  6. 2021年2月5日 · 如此辛苦一生,最後也只是赤裸裸地死去,以往的一切什麼也帶不走,到頭來有意義?為何不將此勞苦用於行持無上大道? 應數思惟,令心堅固。 應當反復按上述道理思惟,讓心堅固。 《入行論》云: “ 為欲曾千返,受燒等地獄,然於自他利,我悉未能辦。

  7. 2021年2月13日 · 問:為了成辦種義利而如此擐甲發勤精進呢? 答:為了攝集善法和饒益有情。攝善法精進,即為了引發六種波羅蜜多,而勤修六度每一度的加行。饒益有情精進,是對十一種饒益有情之事,一一按照所應做的而發起精進行持。 對應精進的自性解釋三種精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