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新界八鄉大欖隧道行政大樓 24小時服務熱線 2483-8888 傳真 2483-3941 電郵 enquiry@route3cps.com.hk 一般查詢 姓名 電話 電郵 意見 公司簡介 背景資料 服務承諾 營運 保養 綜合管理系統 車流及數據 最新消息 推廣優惠 合作推廣優惠 最新交通情況 招聘 收費及 ...

  2. 新界離島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 38 號行政大樓 3756 7122 3756 7154 Shing Mun Tunnels 城門隧道 Chun Wo Tunnel Management Limited 俊和隧道管理有限公司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Shing Mun Tunnels, Tsuen Wan, N.T. 新界荃灣城門隧道行政大樓 大欖

  3. 大欖隧道 Tai Lam Tunnel. 2,074 likes · 7 talking about this · 524 were here. 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全長10.1公里,由南面汀九,通過隧道穿越欖郊野公園,至北面近元朗之凹頭。整條幹線有多個出入口接駁鄰近地區,包括錦田、新田、八鄉、元朗、荃灣及青衣。

  4. 大老山隧道行政大樓 電話: 2632 5214 傳真: 2646 0029 大欖隧道 營辦商 - 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 新界八鄉 大欖隧道行政大樓 電話: 2483 8888 傳真: 2483 3941 海底隧道 營辦商 - 俊和隧道管理有限公司 九龍紅磡 海底隧道行政大樓 電話: 2333 4141 傳真

  5. 2023年10月4日 · 大欖隧道 大欖隧道連接汀九(荃灣區)及元朗區,全長 3.8 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收費由 28 元至 213 元不等。隧道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及經營,於1995年開始營運,並由三號幹線 ( 郊野公園段 ) 有限公司管理。

  6. 大欖隧道英語Tai Lam Tunnel),簡稱欖隧是新界區內第二條收費行車隧道於1998年5月25日通車承建商是西松建設及香港寶嘉建築。 隧道本體長3.8公里,為香港最長的四線行車隧道,亦是 香港 新界西 和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

  7. 2024年4月3日 · 大榄隧道 (英语: Tai Lam Tunnel ),简称 榄隧 ,是 新界区 内第二条收费行车隧道,于1998年5月25日通车,承建商是 西松建设 及 香港宝嘉建筑 。 隧道本体长3.8公里,为香港最长的四线行车隧道,亦是 香港 新界西 和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 隧道包含在 青朗公路 范围内,成为 三号干线 郊野公园段的一部分。 亦是 新界的士 继 城门隧道 后第二条指定可营运的收费隧道, 隧道人员 获授权执行《大榄隧道及元朗引道条例》。 隧道管制区简介 [ 编辑] 大榄隧道为一条三线行车之双管道,管道全长3,800米,是 香港 第四长的行车隧道 [2] ,而整段隧道收费管制区之总长度则为10.1公里,虽然政府将之称作三号干线郊野公园段,但实际上大榄隧道整段是在 青朗公路 的范围内。

  8. www.wikiwand.com › zh-tw › 大欖隧道大欖隧道 - Wikiwand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403. 大欖隧道英語Tai Lam Tunnel),簡稱欖隧是新界區內第二條收費行車隧道於1998年5月25日通車承建商是西松建設及香港寶嘉建築。 隧道本體長3.8公里,為香港最長的三線行車隧道,亦是香港新界西和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 隧道包含在青朗公路範圍內,成為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的一部份。 亦是新界的士繼城門隧道後第二條指定可營運的收費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條例》。

  9. 大欖隧道 (英語: Tai Lam Tunnel )為 香港 港鐵 屯馬綫 (興建時為 九廣西鐵 一期工程,即 屯門 至 南昌 一段)三條鐵路隧道之一,全長5.5 公里 ,是香港最長的一條鐵路隧道,穿越 大欖郊野公園 ,連接屯馬綫 錦田 段至 荃灣西站 ,於荃灣西站西北面、房署順基工廠大廈舊址設有 柴灣角 通風大樓,隧道只供屯馬綫列車使用。 興建簡介 [ 編輯] 九廣鐵路公司 於1998年動工興建九廣西鐵,當中此隧道工程為第一份批出的合約,於同年9月22日批出 [1] ,南段由日本 西松建設 負責興建,北段由 香港寶嘉建築 及其母公司 布依格 承建。

  10. 簡介. 關於「易通行」 我們目標會在2023年內在本港所有政府收費隧道和青沙管制區推行易通行」。 我們亦會在接收西區海底隧道及大欖隧道的擁有權後實施易通行」。 本項智慧出行措施讓駕駛者以繳費貼遙距繳付隧道費過隧道時無須排隊及在收費亭停車繳費從而有更暢順的道路體驗。 另外,「易通行」服務將會取代傳統「人手收費亭」及「快易通」行車道。 當隧道實施「易通行」後,有關隧道的收費廣場及所有收費亭將會停用並移除。 易通行 優點. 如何 運作. 「易通行」服務主要由「易通行收費系統」及「繳費貼」兩部分組成。 透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配合自動車牌識別技術,車輛無需在收費亭停車或經過「快易通」行車道,便可繳付隧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