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網絡祭祀是公元2000年以後的一種新興祭祀方式。 透過互聯網,將現實的墳墓或龕位搬到虛擬的網絡世界,好讓後人隨時隨地皆能祭祀已逝的親友。 出現網絡祭祀的原因,主要是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民工離鄉別井到外省工作。

  2. 網絡祭祀是近年流行的一種祭祀方式,指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網絡平台上為逝者建墓、祭掃。 由於儀式簡易、低碳環保,加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因而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3. 在疫情相對緊張的時期,網絡祭祀可謂一個可取的折衷辦法。 網絡祭祀被批評有欠莊重 網絡祭祀方便快捷,而且費用全免,確實有其優點所在。然而,不少恪守傳統的人士則認為,網絡祭祀會令祭祀事宜變得兒戲,有欠莊重。

  4. 2024年4月12日 · 網絡祭祀近年興起,但若有人趁機進行惡搞,為活人製作網上墳墓公開拜祭,在內地和本澳會負上哪些法律責任? 節目邀請粵澳兩地律師講解。

  5. 2023年4月10日 · 紅星新聞記者下載該APP發現,想要進行網絡祭祀,需先在網站上註冊賬號,再輸入逝者姓名、性別、生卒年月並提交逝者照片創建一個紀念館(虛擬的墓地)。 可供選擇的虛擬墓地場景有多個,正中間均以一個墓碑為主要畫面,左側可以續油燈,右側則有花圈、蠟燭、敬香、掃墓等功能。 “天堂念”App頁面,紀念館無需審核即可創建. 該平台稱,會人工對紀念館申請進行審核。 但是,紅星新聞記者4月7日測試卻發現,基本不用審核就可以建館,只需提交一張黑白照片,填進對應的個人信息,不到一分鍾,即可建館成功。 在逝者紀念館里,還可以為其獻花圈、敬香點燭、寫文章紀念生平、留言寄哀思、書寫家譜等等。

  6. 2023年3月28日 ·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去年4月部署開展清明期間網絡祭掃規範管理工作,其中明確強調,網站平台不得發佈傳播歪曲曆史、詆毀英烈等違法違規信息;不得隨意創建網上烈士紀念館、無證明文件隨意“封”烈士;要嚴防活人被祭拜,隨意立網碑建網墓等情況。 網絡祭祀平台隨意“封”烈士的情況才有所收斂。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祭祀也不是簡單套用網絡直播手段就能生財的“搖錢樹”。 從實踐探索看,要確保網絡祭祀平台規範有序運行,需要監管部門、網絡平台和網民形成共治的合力,還網絡祭祀以“清明”氣象。 監管要及時主動跟進, 既明確網絡祭祀行業規範,又要對違法違規行為實施動態巡查,為行業發展和網民的行為劃清“紅線”“底線”“高壓線”。 作為從業者的網絡祭祀平台應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嚴格審核把關,防止平台被他人利用。

  7. 2010年6月23日 · 網絡祭祀不受時間和空間所限,只需輕點電腦的滑鼠便能為先人獻花點燭,縱使身在異鄉亦能隨時進行簡單的追思儀式。 部分網絡祭祀者表示,他們不單可在清明節祭祀,偶爾想起故人亦會到網站留言以表思念,免卻長途跋涉回鄉的麻煩,方便快捷。 | 燒紙品促暖化 釀火災毀生態 |. 傳統的祭祀方式需要大量祭祀物品,其中紙紮祭品在燃燒時產生溫室氣體,間接加速全球暖化。 而且人們在燃燒祭品時,經常不小心釀成山火,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加上生果等食物祭品多在祭祀後被丟棄,造成食物浪費。 拜山鬥多祭品 少過人感蒙羞. 有市民說,在拜山時若發現別人的祭品比自己的奢華,不禁感到這令祖先蒙羞,因此明知過多祭品最後都要被扔掉,仍會花上千元準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