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是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95歲生日那天他潸然淚下—— 原來人生遠比他想像地要長。 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生活,時間只會白白流走。 在年輕時,姜錫圭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因能力獲得認可,被他人尊重。 「感謝這些付出,在65歲我得以光榮自信地退休——我卻沒有料到,30年後,在95歲生日那天,我會因後悔而淚流滿面。 人生的前65年,姜錫圭活得自豪且榮耀,但餘下的30年充滿了悔恨以及苦楚。 退休後,姜錫圭想:「我已經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從今起每多活一年都是賺到。 」於是抱著這種想法, 姜錫圭只是在等待無痛的死亡降臨 ——就這樣毫無目的、毫無希望地活了30年。

  2. 2024年5月17日 · 近日美股雖再創新高,但港股的氣勢同樣強盛,有力衝上兩萬點。 許多人近年本已對港股失望,轉買美股,現在都心思思想「回歸」港股懷抱。 今次個案的讀者便是這樣,手頭的美股已有一定升幅,應否套現轉買港股? 看看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我持有好幾隻美股,如amd, coinbase 等、但我其實都只有幾股,但已有1/3或1倍獲利,的散股加埋有2萬零蚊,想用來買1手港交所 (00388) ,請問這樣操作可行嗎,甘樣賣法,就差不多清倉美股了,但唔賣,見美股日日甘升,又好怕遲早大跌,到時得個吉...... 請問應如何處理? 成︰. 我地投資股票,其實原理等於買入公司,應該以長線持有作爲一個基礎。 現時美股的確處於合理區較上的水平,但未到貴,因此,如果持有的股票有質素的話,可以長線。

  3. 2024年5月15日 · 2024年踏入5月,又來到報稅的季節。 稅務局於2024年5月2日已陸續發出約244萬份報稅表,包括約67萬份電子及約177萬份紙本報稅表。 兩種報稅形式的遞交安排分別如下: 填寫紙本表格的 一般納稅人 ,須於發出日期的 1個月 內(6月3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 填寫紙本表格、 經營獨資業務 的人士,則須於 3個月 內(8月2日或之前)遞交; 以上兩類人士如果利用「 稅務易 」網上平台的電子報稅表報稅,限期則 自動延長1個月 ,即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或4個月)內遞交便可. 報稅主要涉及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税等稅項的申報。 本網整合 7大報稅應注意事項 ,各位讀者在著手填寫之前,可以閱讀本文,了解相關細節。 點擊圖片放大. +15. 1. 沒有收到報税表?

  4. 2024年5月6日 · 美國時間上周六5月4日),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BRK第59屆股東大會亦是他在公司首席副董事長芒格Charlie Munger)在99歲高齡離世後首次單獨亮相,主持問答環節。 與往常一樣,現年93歲的巴菲特不僅分享了他對巴郡眾多子公司和投資組合背後的財務基本面的見解,還有與「最佳拍檔」芒格的投資心路、友情點滴。 投資路上總覺孤獨. 惟有「建築師」芒格相伴. 在股東大會短片結束後,巴菲特在台上首先提到的是芒格。 他要求工作人員為芒格亮燈,並邀請現場約三萬名股東起立鼓掌,向他逾60年的商業夥伴致敬。 在掌聲和歡呼聲過後,巴菲特講述巴郡業績之餘,繼續談及芒格。 他自稱在商業決策上的主見強烈,某程度上在投資問題方面總是「自言自語」,有些事情他「認為自己做不到,便決不會做」。

  5. 2024年5月15日 ·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研究 ,一個成年人的金融知識和素養 在53至54歲時登峰造極 ,理財狀態最成熟、最精明,在信用卡使用、利息和費用方面犯下的財務錯誤最少。 50出頭正值壯年,已累積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分析認知能力未開始衰退,可以作出明智的理財決策。 領導上述研究的澳洲經濟學家Rafal Chomik表示隨着年齡增長,大家似乎更能夠依賴過去的經驗、經驗法則(Rule of thumb)和直覺來判斷哪些理財產品和策略更可取。 但年輕人難度必定要撞板損失慘重才會「學精」? 財務顧問經常教育人生階段各異的客戶,如何提防金錢陷阱。

  6. 2024年5月1日 · 在財富增值路上,讓自己收入增加是最好的理財方法之一。 但有報告指出,不少僱主為降低成本,採取了「提供誇大職稱」的策略,這情況在香港及大中華區較為常見,但只會造成反效果,導致公司內部效率低和不公平,並可能最終導致員工流失。 報告指,大中華區僱主常誇大職稱以降低成本; 香港六成的年輕員工期望12-18個月內可以晉升; 七成員工表示新的職稱無法使他們留在公司。 「負責人」或「經理」經驗要求不超過兩年. 專業招聘機華德士 (Robert Walters)指出,職稱膨脹現象在香港及大中華區較爲常見,這是在經濟不確定的背景下,僱主降低成本的措施之一,為吸引和留住人才而提供誇大的職位名稱,這種做法往往並不需要相應的經驗、技能或者匹配的薪資。

  7. 2024年5月8日 ·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 經濟學家麥嘉華(Marc Faber)接受本網專訪, 重申美國經濟面臨疲軟危機,資金流入中港股市的看法,認為港股已經見底 ,「這是多年來港股首次具有絕佳價值。 相信港股已見底 點名3隻金融股. 麥嘉華在接受本網專訪時坦言,直到最近外資投資者依然在沽出港股,但他在今年年初時已經建議買入港股。 他認為金融股的走強是整個股市的有利指標。 「在過去幾個月,我們在美國看到這一點,近期是歐洲。 」而現在,他觀察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銀行以及中港金融股的走強。 他舉例指,友邦保險 (01299) 、中國銀行 (03988) 以及中國人壽 (02628) 近日都有好表現, 「金融股好轉,對整個市場而言是利好訊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