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3日 · 近半數想掌管他人 「我們和前代一樣渴望財富與出人頭地」. 對於Z世代的年輕人,好像存在太多刻板印象:情緒化、難以管理、思維脫綫、更注重工作價值而非物質⋯⋯. 不過,研究公司Seremont最新調查顯示: 年輕人可能和他們的前輩們沒什麼不同——他們都 ...

  2. 2024年5月23日 · 1、尋找該理財内容是否有贊助商. Secco的第一個技巧就是檢查這位網紅分享的內容是否由特定機構或金融服務公司贊助通常來説若是受到贊助的內容需要標明但網紅往往會把這些痕跡或標簽藏在內容之中使人難以立刻發覺Secco表示你甚至可以直接詢問這些網紅其發佈的建議是否是被贊助的。 「詢問這些並沒有錯。 如果不是,你可以詢問更多關於他們如何得出這個財務建議、信息來源等,再自己判斷能否相信這些建議。 2、三重核實你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建議. Secco表示在根據理財網紅建議進行大額投資之前,先通過其他渠道進行三重核實。 她建議在實操之前,可以尋找3個不同的合規財務信息源,來核實網紅的分享或建議中某一主題更加細緻的部分。 此外,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權威公開信息來查證。

  3. 2024年5月15日 · 不過Maroon的人生也並非一帆風順,他在中年時經歷了一場危機,那時他遭遇離婚,60的父親又因心臟病去世。 他放棄了神經外科的工作,去了母親遺贈的一個卡車停歇站工作,給顧客做漢堡和入油。 他得了抑鬱症,體重超重,並且一年沒有回到神經外科。 作為神經外科醫生,我在卡車站工作的那一年是非常令人羞愧的一課。 但逆境有時就是「生存或死亡」。 你學到的教訓有時會幫助你繼續前進。 養成跑步習慣 重回正軌. 當時有朋友建議他可以跑步。 於是,他繞著當地一所高中的跑道跑了幾圈。 Maroon說,這救了他的命;從最初的艱難跑圈開始,他開始定期跑步、踩單車,並在45歲時學會了游泳。 他表示,正是這種方法讓一度迷失方向的他重回正軌。 我的身體治癒我的大腦。 我不需要心理治療。 我不需要藥物。 這是自然的方法。

  4. 2024年5月21日 · 最後更新: 2024/05/21 16:58. 分享:. 堅守「延遲滿足」反而造成更多浪費?. 專家:間中獎勵自己可增加幸福感. 坊間有云「早買早享受,遲買平幾舊」,近年不少理財專家也大力提倡「延遲滿足」。. 我們總是收到類似的勸告:為了更遠大的財務目標,先苦後甜是 ...

  5. 2024年5月4日 ·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04 21:45. 最後更新: 2024/05/07 10:42. 分享:. 財富自由|單親媽媽獨力養大女兒 仍能49提早退休:財自只需減少3件事、增加3件事. 「財務獨立,提早退休」(FIRE)運動興起十年,實踐路徑總離不開極度節儉、進取儲蓄 ...

  6. 2024年5月16日 · 發布時間: 2024/05/16 20:00. 分享:. 39白手興家的百萬富豪3大理由不置業寧租樓 另分享7個節儉習慣:無論幾有錢都不放棄. 現年39的菲律賓裔美國女子Bernadette Joy是個人理財培訓公司Crush Your Money Objective的行政總裁,不要看她目前是一位百萬富豪,八年 ...

  7. 2024年5月19日 · 台灣理財作家郝旭烈曾經分享自己的經歷︰自己家中的一位長輩曾分享過給他一個重要的金錢觀—— 不要「仇富」,不要把有錢人當作是敵人,也不要對富裕生活抱有成見。 東亞人受農耕文化的影響,對商業的偏見由來以久。 古代人講究「士農工商」,商業始終排在最後一位。 古典文學詩句中對於清貧的歌頌不在少數,卻鮮有人為商人著書立説,或贊揚財富。 這種文化進一步內化為對財富的偏見。 東亞人談錢,大都帶著一種天然的羞恥感,人人都需要財富來追求更高的生活質素,但將「需要錢」這句話説出口又仿佛在「自降身段」,猶豫再三還是作罷。 談到有錢人,又大都是「紈絝子弟」、「貪得無厭」、「見錢眼開」的負面印象,導致普通人更難走追求財富的第一步。 實際上,金錢只是中性的,它和道德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