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9日 · 兩邊都待過的資深 PM 揭個人心得. 美股「七巨頭」CEO 薪資大公開! Meta 給祖克柏的薪水少得驚人.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 《PCWorld》 、 《cybernews》 。 首圖來源: Unsplash. Meta 宣布 Facebook 上所有使用者的貼文和照片,將會被拿來當成 AI 的訓練素材,以幫助 Meta 改善人工智慧創意工具和其他 AI 相關服務,未來 Meta 有權使用多達上億名 Facebook 使用者的貼文和照片,餵養和訓練旗下的人工智慧模型。

  2. 2024年5月27日 · 2024-05-27. 分享本文. 「過去幾年我們都在關注 AI 有多強,現在,我們都在關注 AI 有多弱。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在 5/25 舉辦的 2024 Generative AI 年會 上開講,分享他觀察的生成式 AI 最新趨勢,以及台灣機會。 年會也集結了不同產業、不同組織暢談第一線導入生成式 AI 的成功與辛酸血淚史,內容可說是集百工 AI 應用之大全。 本文萃取年會 3 大重點,帶你看台灣的生成式 AI 最新應用趨勢,和未來潛力領域! AI 大趨勢──簡立峰:邊緣 AI、機器人是台灣的新機會. 簡立峰提及 4 個值得關注的 AI 趨勢發展。 首先是「雲端服務+ AI」,他表示,過去一年大家都在關注 AI 技術,但 AI 現在擴展到所有軟體服務、來到應用階段。

  3. 2024年5月28日 · AI 代理的最大特色是行動力. 相較於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AI 代理的最大特色在於「行動力」,允許跟現實世界進行互動。 換句話說 AI 代理不只是能夠回答使用者的問題,更可以藉由各種 API 的串接,在使用者提出要求之後全自動作出決策,並且在無需人類干涉的情況下,完成使用者所指派的任務。 AI 代理已經十分接近我們理想中的通用人工智慧(AGI),但能力和學習力仍然不及。 Echo AI 創辦人兼執行長 Alexander Kvamme 認為,AI 代理將是人類的未來,不過即便科技界已經討論了這個名詞數年,但至今仍尚未有團隊實現真正的 AI 代理,因為其開發實在太過困難。

  4. 2024年5月22日 · 分享本文. 歐洲理事會於當地時間星期二,正式批准了全球首部 AI 監管法規《人工智慧法案》,為將來的 AI 技術發展制定了全面性的規則,同時 AI 系統未來也會被分為 4 類,讓歐盟可以針對 AI 所造成的不同風險,採取相應的監管策略。 根據報導,《人工智慧法案》將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公佈 20 天後正式生效,而法案內容將會分階段適用。 具體來說,法案中規定「禁止」的項目,將於生效 6 個月後適用;對於通用型人工智慧(GPAI)的相關義務和規則,則是生效 12 個月後適用;而法案生效的 24 個月後將完全執行立法條文,但部分高風險 AI 系統的規則會延長至 36 個月後才生效。

  5. 1 天前 · 【你是熱性體質還是寒性體質? 】用醫師提供的「自我體質檢測表」了解你該吃哪些蔬菜. TO 推薦熱門書摘 2024-06-04. 看更多文章. AI 政府 轉型賽,全球起跑! 本期 TO Highlight 聚焦 AI 治理主題,在 AI 已為產業帶來翻天覆地影響的時間點,加緊討論「我們需要的 AI 政府」。 期待政府轉型、發展 AI 時代下全新的政策指引,為產業打造創新空間與護欄。 閱讀專題. 如何客製化台灣 AI 發展道路? 先剖析美國、韓國、新加坡獨特 AI 戰略. 政府 AI 轉型的頭等大事:發展主權 AI——6 大戰略鞏固 AI 國力. 歐盟頒布全球首部 AI 法案,他們想怎麼監管在境內做生意的企業? 特別企劃. 在 Computex 看見 AI PC. AI 人工智慧. 商業故事.

    • 江美儀1
    • 江美儀2
    • 江美儀3
    • 江美儀4
    • 江美儀5
  6. 2024年5月17日 · 2024-05-17. 分享本文. 近期最火紅的議題莫過於「地磁風暴」,由於閃焰造成太陽朝地球進行日冕物質拋射(CME),因此地球磁場出現了強烈的干擾,中高緯度地區幾乎都出現了絢麗的極光,然而太陽才剛剛進入活躍期,未來地磁風暴事件有很高機率再度發生,但地球磁場的改變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哈佛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提供了解答。 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於 2022 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指出地球磁場於短期內受到強烈干擾時,人體健康可能因此將受到影響,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行為疾病和總死亡率的增加。 研究團隊指出,強烈太陽活動與地球磁場對人體造成的主要影響,包含: 擾亂人類體內的晝夜節律. 神經系統異常. 心率和血壓異常. 老年男性的肺功能衰退. 容易感到焦慮及衝動.

  7. 2024年5月24日 · 分享本文. 任職 Meta 的 AI 專家、圖靈獎得主楊立昆 (Yann LeCun) 建議,新一代的 AI 開發者不應只研究大型語言模型(LLMs)。 今年的科技展 VivaTech 5月22日至25日於法國巴黎登場,楊立昆強調,接下來開發出的 AI 系統應具備常識,並對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 他指出大型語言模型有其局限,也鼓勵研究者探索新的架構和學習範式,超越目前的研究方法。 楊立昆表示,雖然大語言模型在許多方面展示了強大的能力,但不是 AI 技術的終極解決方案。 他也表示自己正在研究下一代人工智慧系統, 楊立昆的說法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許多人開始猜測未來 AI 系統會運用的原理和技術,並指出未來 AI 的可能發展型態和功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