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5日 · 平日經常要出外才吃到的明太子,原來處理方法非常簡單。Celia指出明太子一般於日式超級市場可以買到,有分原味及辣味兩款,使用時只需要以湯匙或刀背,把明太子薄膜內的魚子刮出便可,這次煮意粉就用上3條明太子加上蛋黃製作汁。

  2. 2018年11月23日 · 傳統人手製作豉油的過程. 鄒榮昌說,製作豉油要先用鍋爐把黃豆煮熟,然後用竹篩將黃豆隔水,之後再與麵粉拌勻在室溫下發酵,約一星期後會變成一團「發酵璜」,其後倒入醬缸,加入鹽水後便進行生曬過程。 他續說,在天然陽光的環境下,豆中的天然胺基酸慢慢發酵並轉化為鮮味及香味,6個月後亦變成深褐色的豉油。 不過,為了讓豉油有更好的香味及豉味,他會抽出大缸的豉油再上盤生曬8至9個月,才正式把豉油入樽出售。 生抽VS老抽. 鄒續說,生抽與老抽成分大致相同,生抽主要以黃豆和麵粉爲原料,經發酵成熟後提取而成;而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煮成,色澤較深。 他又說,生抽用途廣泛,家常烹調,用作醃肉會比較入味,亦可以點蘸;老抽一般用來給食品著色配色用,味道「咸咸甜甜」,一般很少單獨使用,多配以生抽使用,用作以炆食物為主。

  3. 2017年12月21日 · 做法: 1.橄欖油,倒進甘筍粒、西芹粒和洋蔥粒同炒. 先炒香甘筍、洋蔥和西芹粒。 (黃建輝攝) 2.炒軟雜菜粒後,倒入免治牛肉. 3.盡量把牛肉炒散,不要黏在一起. 再下月桂葉和百里香。 (黃建輝攝) 4.再下月桂葉和百里香碎同炒. 下番茄醬同炒。 (黃建輝攝) 5.然後倒入紅酒炒香. 6.跟著便可加入番茄醬再炒. 炒到肉醬杰身為止。 (黃建輝攝) 7. 直到炒到濃稠為止,便可倒上煮好的意粉中。 【延伸閱讀】意粉要過冷河? 大廚教煮紅蝦意大利麵【有片】 撰文 : 趙景隆 TOPick記者. 肉醬意粉似是很易煮,老實講,如未看過帝苑酒店意大利餐廳Sabatini副總廚張錦權師傅的肉醬意粉食譜,記者都誤會不用學,以為只要攪碎牛肉,變成肉醬,再下罐頭番茄醬撈勻煮兩煮便成。

  4. 2017年8月4日 · 英國微生物學家Peter Barratt 曾發表研究指,由於果醬中含有水果成份、果肉,屬酸性食品,故不易滋生任何引發腸胃不適的細菌,開封後仍可於室溫存放半年;至於花生醬,主要由花生、油、糖、鹽等天然成份製成,即使不含防腐劑,亦不易在3個月內變壞。 但他提醒,沾過其他料的器具,不能再觸碰到瓶子裏的花生醬或果醬,以免引發腸胃不適。 不過TOPick記者檢視超市出售的花生醬和果醬,發現6個品牌的花生醬中,有2個品牌包裝上寫明在開封後須保持冷藏,包括較受歡迎的「頂好牌」,另一個品牌更建議開封後30天內吃完。 在10個品牌的果醬中,全部寫明開封後須保持冷藏,當中兩個品牌亦建議開封後6個星期内吃完。 【延伸閱讀】 轉出前一丁加$5 日清拆解餐廳版出前一丁有何不同?

  5. 2018年9月10日 · 新手入廚最基本往往就由醃肉開始學起,常識就是用油、鹽、豆粉、糖。 不過喜來登酒店天寶閣總廚陳偉傑師傅表示,醃肉不用落鹽,而是要用豉油。 而且調味有先後次序,陳師傅話有得解釋的。 去片看: 陳師傅說:「醃肉不.

  6. 2020年5月29日 · 原來明太子與鱈魚子同樣是助惣鱈魚的魚卵,但明太子通常也加有辣味來辟腥,而鱈魚子則是原味。 原條明太子一般可在超市買到,許師傅說要先用刀𠝹開外層薄膜,再用刀背刮出明太子顆粒便可。 (資料圖片) 相傳在明治時代,日本人樋口伊都羽到朝鮮半島從事漁業,發現當地漁民會將稱為「明太子」的助惣鱈魚卵棄掉,他覺得非常可惜,於是就想出在魚卵中加入辣椒粉等調味料醃漬,怎料大受歡迎。 後來這款美食又傳回日本,一般人會將明太子佐白飯吃,或用來烹調意粉及製成醬料塗多士,成為國民美食。 鱈魚子與明太子外形相似(資料圖片) 家營營養中心營養師吳瀟娜(Lillian)就指,明太子的營養價值其實很豐富。 明太子含有豐富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他命B12、維他命E及其他礦物質,如鋅及磷質。

  7. 2016年12月8日 · IVE葵涌分校應用科學系講師黃蘊芝說,稀少糖研發自日本,化學名稱為Allulose或psicose(阿洛酮糖),是單糖的一種,可從天然食物中找到,但由於含量不多,因此稱為「稀少糖」。 黃蘊芝說,稀少糖的甜度有普通白砂糖的70%,至於為何有產品稱「稀少糖的卡路里近乎零」,她解釋是由於稀少糖進入身體後,人體不懂代謝,所以不會被吸收便排出體外,而且稀少糖的升糖指數較低,對血糖的波幅較小,故有人指稀少糖是糖尿病者的「恩物」。 至於稀少糖是否比代糖好? 黃蘊芝認為,天然糖份當然較人工代糖好,但她提醒代糖亦分為人工合成和天然植物代糖兩種,天然植物而成的代糖,例如羅漢果提煉而來的代糖,其實與稀少糖也相類似。 黃蘊芝說,減肥人士及糖尿病患者始終應該將口感調淡,而非尋找替代品,否則小心「愈食愈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