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6日 · 由公屋互助委員會被取消、兩級議會產生方法的轉變、大學校董會的組成,到近日社工註冊局改組等,都看到一些由持份者選舉產生的比例縮減,改由政府較能掌握控制的委任人員取代;原有委任的人員中,亦由過往較多元化的持份者可獲委任,慢慢變得好像要對政府高度認同才會被委任(最明顯例子地區「三會」成員)。 對這些改變,政府自有其解說,而它們亦未必每個都會討論社會議題方向,但整體氣氛對市民投入參與公共事務,有很大影響。 政府是否仍重視「由下而上」的參與? 有何方法「留人」? 第二,「挽留人才」或「吸納人才」的方向。 近年大量港人移居他處,政府卻沒有一些可以引人討論的挽留人才措施,對市民離港沒有深究,甚至好像有點愛理不理、要走就悉隨尊便的感覺。

  2. 2024年5月20日 · 保持自己生活方式 乃偉大城市基礎. 「生活方式」(lifestyle或style of life)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於上世紀20年代所創的名詞。 在其經典著作《R小姐的案例:一個生命故事的解讀》中,阿德勒認為,「生活方式」乃是指由童年時期就開始形成的一個人的特質(character)。 他寫道:「生活方式乃是個人直面生活以及回應對於個體存在之各種挑戰的獨有方式……(關乎)一個人怎樣體驗、思考、期望與行動,以及其人如何感知(世界)和如何利用感知的結果。 」(註) 如果生活方式界定每個個人的獨特存在,一個城市的生活方式同樣塑造與錨定這個城市集體的特徵和性格。

  3. 2024年5月17日 · 上海等內地大城市的主要官員對外發言,從來都歡迎外國人來華營商投資,及採取什麼方便措施等和氣生財的說話。 針鋒相對式的外交應對工作,自然有國家外交部發言人去做。 在文化藝術方面,希望特區政府能堅持自由開放、多元包容的原則,顯示香港仍重視創作自由,並扶持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藝術作家和文化創意產業打入國際市場。 特區政府在資助和租借場地等方面,應該對非主流而有特色的中小型文化藝術團體、小書店和創作者等有較寬容的支援政策,不受無根據的投訴或反對的影響,並避免過於謹小慎微或矯枉過正,而讓人覺得官員不能或不敢去維護香港的一制。 三、全面管治權與港人高度自治. 我們相信,中央不會因要落實全面管治權,而故意削弱或取消香港高度自治。

  4. 2024年5月17日 · 鄭成功的改編放大人物刻劃早前獲頒香港舞台劇獎終身成就獎的毛俊輝則將現代舞台經驗注入粵劇時長上更大刀闊斧地調整並改寫落伍的價值觀以求追上時代。 現代人習慣串流速度,習慣快速搜影跳播,毛俊輝找來年輕編劇江駿傑,共同將傳統戲曲劇目《王寶釧》改編成《平貴,我在等你》。 對於傳統粵劇觀眾來說,看見演員連跨越虎度門都省掉或會覺得不是味兒,或故事推展過於簡化而流於平面,它更似是有粵劇成分的劇場演出,但毛俊輝解釋《平》只是研創計劃的展演,並非完整演出。

  5. 2024年5月5日 · 這可從三個面向來理解:首先思想文化內涵,要知道作者湯顯祖寫作的歷史文化背景、動機與寓意,如何以美妙文辭構築出他心目中的想像世界,嚮往自由開放,追求理想幸福,才能深刻認識到不朽作品為什麼可以超越時代,歷久彌新,讓千百年後的人們為之感染同情,觀之興歎。 其次,表演性,《牡丹亭》不僅文學作品(「案頭之書」),也是在舞台上粉墨登場的戲曲表演(「筵上之曲」),這就需要理解從南戲到崑曲的演劇傳統,知道明傳奇編劇與崑曲演出的互動關係,展示了最精緻優美的審美境界,以詩歌演唱的寫意手法,展示人間悲歡離合的百態。

  6. 2024年5月22日 · 社評:香港無處不旅遊 投客所好接地氣. 【明報社評】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在香港和內地大收旺場,喚起不少人對城寨歷史的興趣,政府透露正與業界商討,將部分廠景擺放在適當地方,讓旅客和市民打卡。. 振興香港旅遊業,需要的創意和想像 ...

  7. 2024年5月19日 · 【明報文章】收到女兒第二封信時,老陳已經辭去公園除草掃地的工作,完成了保安訓練課程,取得證書,在三叔生前的大樓做起夜更保安。坐在三叔的藤椅上,老陳才發現工作並非想像中輕巧,夜更也有夜更的麻煩事,例如有些住戶會在窗邊大喊大叫,有男聲,也有女聲,其實聽不清他們在喊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