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猩紅熱 (Scarlet fever、又稱 scarlatina)是感染了「甲類鏈球菌」 (Group A Streptococcus)而起的,甲類鏈球菌是引致普通喉嚨發炎 (strep throat)的細菌,嚴重的可導致猩紅熱,猩紅熱的典型症狀是發燒 (攝氏38.3度 /華氏101度或更高)及喉嚨紅痛;皮膚會出紅疹 (rash),紅疹首先在 ...

  2. 2024年5月21日 · 明醫網 > 郭詠觀醫生. 甲型鏈球菌 (Group A streptococcus,簡稱GAS)通常出現在喉嚨和皮膚上,絕大部份的甲型鏈球菌感染都只會導致較輕微的疾病,例如喉嚨發炎和膿瘡病 (impetigo,又稱膿痂疹、膿皰病等,影響皮膚表層的細菌感染,常在臉、手臂或是腳出現淡黃色痂皮),不過,有時會導致較嚴重、甚至致命的疾病,包括壞死性筋膜炎 (Necrotizing fasciitis、即俗稱的「食肉菌感染」)和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不過有些人在他們的喉嚨和皮膚帶有甲型鏈球菌、但並沒有任何患病的症狀。

  3. 5 天前 · 鑑別診斷與慣性識別(麥煒和醫生) - 明醫網. [2015-03-03]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醫生用於斷症或作出決定的思考模式,大致可分為以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為基礎的鑑別診斷法(Differential diagnosis,dDx)和以慣性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為基礎的捷思法(Heuristics)。 電視劇《醫神》經常引用的便是前者,主角們首先會收集患者的詳細病歷,繼而推算出一切的可能性(即是dDx),再根據病情的吻合程度、病症的或然率、診查結果等等將其逐一排除,直至收窄到正確的答案。 傳統上,醫學院教授的便是鑑別診斷法(所以醫學生開口埋口也是「排除」這個、「排除」那個),不過,到了臨牀實戰,大部分醫生卻會轉而採用捷思法。

  4. 2024年5月21日 · 當微生物侵入人體脾臟及淋巴腺 (lymph glands,亦稱淋巴結lymph nodes)就會聯手,製造出一隊防禦細胞:淋巴細胞 (lymphocytes);淋巴細胞是白血球的一種,能製造抗體 (antibodies),將入侵的微生物 (包括細菌、病毒等)削弱或殺死。 胎兒的脾臟有造血的功能,但隨著骨髓造血功能的成熟,脾臟就不再製造血細胞。 但在受到感染、發炎及缺氧的情況下,脾臟 (及肝臟)會重拾造血的功能,稱作「髓外造血」 (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由於脾臟內充滿血管,與人體的血液及淋巴循環系統有緊密的聯繫,所以在多種情況下會膨脹、變得腫大,可能會膨脹至超過四磅。

  5. 5 天前 · [2016-04-26]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煒,你們做醫生最叻叫人食藥,癌症腫瘤要食藥,傷風感冒都要食藥。 不過,但凡西藥也有副作用,食得多不只燥熱,更會傷肝、傷腎、削胃,副作用隨時比疾病本身還要嚴重。 最恐怖是那些降血壓藥、降血糖藥、降膽固醇藥,食開就以後要食,而且會愈食愈重。 所以我認為西藥不應長期服用,甚至一開始已不應服用。 「三叔公,你都好勁啫,將坊間對藥物的謬誤演繹得淋漓盡致。 「我有上網和上茶樓的,那些識少少扮代表的大有人在,我道聽塗說得多,曉吹兩嘴好出奇咩? 話時話,醫生驗出我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但我好唔想食藥,怕燥熱、傷肝、傷腎、削胃、諸如此類。 「三叔公,你可有聽過周處除三害? 「那個惡少殺虎、殺鱷(鮫龍)的故事嗎? 很殘忍和很不保育喎。

  6. 5 天前 · 明醫網 > 黃潤波博士. 半邊蓮半枝蓮外敷液. 材料:半邊蓮、半枝蓮各一兩. 製法:搗爛取汁外敷. 適用:皮膚紅腫熱痛的無名腫毒. 「白花蛇舌蓮半邊,紅藤敗醬射干巔。. 」這是當年讀中藥時自擬的藥物口訣,用以背誦,出於原創,事隔多年,仍朗朗 ...

  7. 2024年5月6日 · 胃癌並沒有一個單一的成因,以下因素能增加患上胃癌的機會: (一)患有胃癌的家族病史: (二)多吃高鹽份、醃製或燒烤的食物,日本、韓國和台灣人喜歡吃的蕨菜也與胃癌扯上關係; (三)少吃水果和蔬菜; (四)抽煙; (五) 經常接觸致癌物質和 (六) 慢性胃炎,包括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e)感染……等,在這眾多的高危因素中,幽門螺旋桿菌近年受到重視,因為它已被確定為引致胃癌的元凶,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已把幽門螺旋桿菌定為第一類致癌物質,與香煙能致肺癌定為同一類,況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可以預防及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