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6日 · 根據《稅務條例》第30條,如納稅人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有關課稅年度的任何時間內符合以下三項條件,便可在報稅時申索父母免稅額: 通常在香港居住. 受養人年滿55歲,或合資格申請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的人士. 納稅人 至少連續6個月與受養人同住而無須支付十足費用/ 納稅人或其 配偶每年向受養人支付不少於HK$12,000。 納稅人 如 全年 與受養人同住,又符合上述條件,可享有額外免稅額。 如何定義「通常在香港居住」? 甚麼情況下會不被視為「通常在香港居住」? 如何定義「同住」? 供養父母有多少免稅額? 如何定義年滿55歲及60歲? 延伸閱讀. 【個人免稅額計算2024】連同8個扣稅方法,節省薪俸稅項! 【報稅2024】年薪幾多要交稅?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2. 2024年5月3日 ·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子女免税額如何定義「子女」? 包括非婚生子女嗎? 稅務局對「子女」的定義是指: 納稅人或其配偶或前配偶所生的子女; 由納稅人或其配偶或前配偶所領養的子女;或. 納稅人或其配偶或前配偶的繼子女.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非婚生子女符合申索子女免税額的條件,不論其父親或母親有否正式結婚,他們亦可以申索非婚生子女的子女免税額。 夫妻可以平分子女免稅額嗎? 即使納稅人與配偶育有多於一名子女,除非夫妻二人是分開居住,否則所有的子女免税額只可由納稅人或配偶其中一人申索。 誰應申索子女免税額? 子女就學一定可以申索子女免稅額?

  3. 2024年5月16日 · 特殊教育需要(SEN)在近年越來越常聽到,到底SEN有什麼類別,而各類的症狀又包括什麼?Bowtie 團隊為大家詳細介紹SEN的種類及特徵,並解釋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的分別,亦會講解家長及學校可以如何支援SEN學童的學習及社交。

  4. 2024年5月20日 · 作者 劉智偉. 審核 John Sze. 日期 2024-05-20. 更新 2024-05-20. 在我14年的保險生涯當中,時有聽聞醫生濫收醫療費的事件,甚至亦有客戶遇上疑似濫收個案,在出院找數時,才發現醫生手術費,比起原來的報價,高出50%之多! 上年年尾的「保險公司醫生黑名單事件」,亦引起了網上論壇連登對醫生濫收或「醫生無王管」的討論,當中有不少網民表示自己或身邊的親友,被醫生濫收的經驗。 如何定義濫收? 要談論醫生濫收費用問題是否普遍或嚴重,我們先要為「濫收」一詞下定義。 由於醫療收費受到眾多因素影響,包括手術難度、手術複雜程度、手術緊急性、醫生名氣及預約情況等,因此並不容易劃出清晰界線,去判斷超過某個收費,就等同「濫收」。

  5. 2024年5月14日 ·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想知年薪幾多要交稅? Bowtie 綜合 20 個常見問題,馬上閱讀此文! 希望可幫助因稅單感到苦惱的你,特別是 Fresh Grad 或首次報稅的人慳稅、慳時間!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0-06-01. 更新 2024-05-14. 【最新消息】2023/24 年報稅表已於2024年5月2日寄出 每年報稅交稅時間表 薪俸稅計算方法及稅率 20 大報稅常見問題(FAQs) 誰要報稅? 除了人工,仲有冇其他需要報稅的收入? 如何報稅? 扣稅方法及注意事項 其他問題. 【最新消息】2023/24 年報稅表已於2024年5月2日寄出. 參考過往經驗,稅務局一般會在每年 5 月的第一個工作天左右,陸續寄送報稅表給納稅人。

  6. 2024年5月22日 · 什麼是陰道內窺鏡? 陰道內窺鏡過程簡單,醫生會利用特製光源顯微鏡,直接檢查子宮頸、陰道及陰道口(外陰)。 顯微鏡會將子宮頸及陰道表面的影像放大10至40倍,期間醫生會用藥水突顯異常組織,若過程發現異常或有懷疑,醫生會抽取一少撮組織樣本作病理分析。 陰道內窺鏡可用作診斷: 生殖器疣. 宮頸炎. 外陰、子宮頸或陰道出現表皮細胞病變. 癌症. 什麼情況下需要接受陰道內窺鏡檢查? 若出現以下情況,建議接受陰道內窺鏡檢查: 子宮頸細胞抹片或陰道頂塗片檢查中,結果顯示有表皮細胞病變或高風險人類乳頭狀瘤病毒. 進行性行為後陰道多次出血症狀. 陰道內窺鏡的程序. 陰道內窺鏡十分簡單,一般需時約5至10分鐘,程序如下: 病人會被安排躺在檢查床上,以毛巾蓋著下半身,以特製腳. 櫈支撐雙腿.

  7. 2024年5月21日 · 日期 2024-05-21. 更新 2024-05-21. 為甚麼要做 HPV 檢查? 男性都要做檢查? 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 HPV)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病毒,可導致生殖器疣、子宮頸細胞異常發展、甚至形成 子宮頸癌 等。 而對於男士來說,HPV 病毒亦可導致俗稱「椰菜花」的 生殖器官濕疣 ,患者的陰莖、陰囊或肛門周圍,會長出一些痕癢或不痛的肉色小粒,若不正視更有可能發展成 癌症 。 根據 2021 年衞生署的統計數字,患性器疣的男性數目高達 1,074 宗,患病人數為女性的 3.3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