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Ken約6年前入職公務員人工由當時的2.3萬元加至目前的3.9萬元增幅70%他估計今年將會升職期望收入增至約6萬元加幅是54%。 這幾年收入增幅滿意,他應該開心及可以累積不錯的資產,但Ken有些沮喪地說,財富水平都是差不多,似乎對目前狀況不太滿意。 按他的資料顯示,6年前擁有資產約52萬元,今日是126萬元,增多了74萬元,增幅是142%,是很不錯的,為何他有不滿意的想法呢? 主要原因包括過往幾年的投資表現不滯。 以往MPF及其他基金都有投資美國股市,但2021年時感覺美國股市已很高,所以當時便將大部分基金都轉換到港股基金,結果不單之前賺了的都輸掉外,總數目前為止更有約15%虧損,包括股票,強積金及投資相連保單。 3年前換馬港股勁蝕 銀行戶口曾剩不足1000元

  2. 2024年5月6日 · 個人增值. 撰文: 葉雨. 發布時間: 2024/05/06 08:30. 最後更新: 2024/05/06 15:49. 分享:. 「你的錢每小時能賺幾多錢?. 」 網友分享理財妙招加薪幅度比自己還要高. 追蹤投資回報率是理財必修功課之一,怎樣才能讓投資儲錢更有動力?. 最近有Reddit網友提出了一個 ...

  3. 2024年5月5日 · 1. 沉迷於提升生活水平. 2. 不使用高息儲蓄帳戶. 3. 不記錄開支. 4. 信用卡只支付最低還款額. 5. 不投資. 職場新人最易誤中的理財陷阱(一):沒咁大個頭,卻戴大頂帽. 生活方式通脹(Lifestyle creep)所指的是隨着收入增加,可以自由支配的開支亦更多,生活水平或生活方式趨於提高的現象。 Michela Allocca承認,搵錢愈多,愈餘暇花錢的確很誘人,只是 支出遠超實際承受能力 的情況,亦很常見。 當涉及到每月均有大量經常性支出的情況,例如購買新車或租樓自住時,生活方式通脹尤其危險。 這些生活質素升級的疊加速度,可能比你預期的還要快。 她表示,人們需要將消費付款跟自己的收入、還有其他生活開支合計盤算。

  4. 2024年5月22日 · 現時Paul在香港的物業樓齡40年,尚有按揭222萬元,而最新按銀行網站估值樓價為280萬元,每月仍要支付按揭款項11,462元。 現時他只有2,700元的泰國物業租金收入,不能應付這項支出,在泰國亦不能工作,唯有靠上年離開香港時以永久離開香港為原因而提取的MPF累算權益支付,當時總數約50萬元,留在香港銀行戶口自動扣數,定期支付按揭還款。 一年過去,已用了約14萬元存款,還有36萬元,以目前還款額計算,還可應付31個月的還款。 他考慮到父親狀況,打算到他百年歸老之後才會將香港物業賣出。 我提醒Paul無論外在及內在環境都是充滿變數,今天看到一些不好的信息及負面的資訊,當然可以的話是希望難題過去後便能夠重回正軌。 可惜現實是,到時亦有機會有新的不好及負面問題出現。

  5. 2024年5月1日 · 近來這一趨勢已蔓延至全球,據華德士 的數據,2023年,在英國和愛爾蘭發佈的招聘廣告中,標題中含有 「負責人」或「經理」 等字眼的比例上升了46%,而這些職位的經驗要求通常不超過兩年。 華德士香港的董事總經理John Mullally 指出,在2021至2022年間,香港的招聘市場因大量招聘和本地市場人才短缺而受到干擾,許多組織選擇增加職稱而非注重員工的發展或提供有意義的職業成長。 年輕一代亦急於晉升. 有供應亦有需求,與此同時,根據華德士香港在3月份進行的調查顯示,香港六成的年輕員工對公司內的晉升速度持有很高期望,他們希望在12至18個月內獲得晉升,這反映出職稱對這一代人仍具有很高的價值。 調查還顯示,將近一半的年輕職工將領導團隊視爲確定資歷高低的最關鍵因素。

  6. 2024年5月15日 · 報稅有何注意事項? 如果沒有收到報稅表,應否主動向稅局查詢? 本文為你一一解答。 2024年踏入5月,又來到報稅的季節。 稅務局於2024年5月2日已陸續發出約244萬份報稅表,包括約67萬份電子及約177萬份紙本報稅表。 兩種報稅形式的遞交安排分別如下: 填寫紙本表格的 一般納稅人 ,須於發出日期的 1個月 內(6月3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 填寫紙本表格、 經營獨資業務 的人士,則須於 3個月 內(8月2日或之前)遞交; 以上兩類人士如果利用「 稅務易 」網上平台的電子報稅表報稅,限期則 自動延長1個月 ,即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或4個月)內遞交便可. 報稅主要涉及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税等稅項的申報。

  7. 2024年5月1日 · 4%是一項知名的退休開支準則,對於退休人士而言一個魔術數字(magic number),規定他們可以在第一年安全地從投資組合提取儲蓄的4%,然後每年根據通脹,以4%為基礎,調整提款金額。 此方法旨在降低退休儲蓄在30年內花光的機會。 換言之,假設投資組合保持4%的年回報,儲蓄便能用之不竭。 然而儘管4%提款率曾經很受歡迎,這項本來被奉為「金科玉律」的規則亦漸受到批評,當然亦有商榷餘地: 近年由於高脹、經濟放緩,投資回報率較低; 退休人士的安全提款率都跌穿了4%; 不過,包括晨星(Morningstar)在內的一些財金專家 表示 ,由於債券孳息率上升,4%提款率可能重回安全網。 本文簡單回顧一下4%安全提款率的原理和實際操作例子。 為何使用提款率策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