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危疾醫療保險比較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bluecross.com.hk

    善用公司醫保,配合自付額,精明提昇醫療保障質素;更可因應工作狀況轉換自付額額度。 8個計劃選項,17個主要保障項目全數賠償,7大增值服務,包括免費周年健康檢查。

  3. 世界首創,唯一純天然草本配製. 適合所有類型的甲狀線健康問題及健康人士可作保健預防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保誠:盡力維持保費在可負擔水平. 圖1之1 - 醫療通脹在疫後重新升溫,保誠保險首席客務營運及健康保障業務總 . . . . . . (曾憲宗攝).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後本港醫療通脹再度加快上升,有諮詢公司早前預計今年將按年升約8%。. 保誠保險首席客務營運及 ...

  2. 2024年5月20日 · 多年來在港帶領生命健康科技發展的葉玉如,身兼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InnoHK旗下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專注研究阿茲海默症、帕金遜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葉於前年12月當選港區人大代表。 葉玉如接受本報專訪表示,要完善香港創科生態圈不外乎3個元素,包括資金、土地及人才。 葉形容,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生物科技有很高的融資能力,在亞洲屬首屈一指;政府亦投入很多資源發展創科,例如設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促進醫療基礎研究,令好的項目有資金支持,資金應不成問題;政府亦花了很多時間開拓新土地。 盼醫生擁工程知識 善用大數據AI. 政府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醫療創新樞紐,長遠建立「第一層審批」藥物註冊機構,並提出成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等。

  3. 2024年5月12日 · 他又稱當局已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的臨牀資料藥物運用及化驗資料等上載醫健通同時駁通私家醫生系統市民只需在公營系統接受一次專業諮詢便可交由家庭醫生跟進。 彭飛舟表示,政府去年11月推出的慢病共治先導計劃目前約3.5萬名市民登記,反應較預期理想,當中七成參加者介乎45至64歲,女性參與者較多,估計因男性對健康資訊興趣不大,認為需鼓勵更多男士做健康預防。 彭又表示,部分行業有較多男性從業員,舉例港鐵有八成員工為男性,指出地區康健中心需走進特定工作地點,並以男士較易接受的方式宣傳,例如說對方某方面需加強,而非說他們弱,從而提升他們對健康的關注。 相關字詞﹕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 彭飛舟 醫健通.

  4. 2024年5月24日 · 明報文章上月公布的2024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港大牙醫學科被評為全球第三位這個驕人成績成為政府說好香港故事的例子特首李家超上周四出席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致辭稱本港大學多個學科在全球排名首10位第一個提及的就是牙科

  5. 2024年5月5日 · 香港兒科醫學會、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香港老人科醫學會等15個港澳護團體,聯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及陳凱欣聯合呼籲高人士盡快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以防流感及新冠「同時來襲」,強調疫苗可減低重症及入院機會,亦可大大減低死亡率或康復後引致的後遺症。 聯合聲明指出,科學數據證明季節性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臨床效果非常有效,嚴重不良的疫苗反應相當罕見,認為家長、孕婦、長期病患或年者及其照顧者毋須擔心,又說市民需加強對抗流感及新冠病毒的防疫意識,亦提醒要保持良好個人衛生及環璄衛生。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流感 新冠肺炎 疫苗.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6. 2024年5月14日 · 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目前政府的服務靠照顧者主動求助,建議各部門加強識別高照顧者和有自殺風險者,例如醫院、學校、社區中心都可多行一步,主動詢問病人或服務使用者家庭情况。 另外,狄最近與部分議員倡議,由副政務司長卓永興牽頭,連同勞福局、教育局、衛局、民青局等成立跨局小組,研究近年自殺個案,對症下藥減低自殺率。 「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生命熱線:2382 0000.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社會福利署:2343 2255. 明愛向晴軒:18288. 人生熱線:8100 8012.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 照顧者.

  7. 5 天前 · 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和衛生署長林文健在瑞士日內瓦出席世衛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兩人亦參與由國家衛健委、南非和阿聯酋衛生當局合辦的「主題邊會(thematic side meeting)」,世衛多位專家和不同國家代表分享推動基層醫療。 盧寵茂指討論對推動本港基層醫療發展和落實《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深有啓發。 今年世衛大會主題為「一切為了健康,人人享有健康」,討論涵蓋廣泛議題,包括全民健康覆蓋、感染防控、國際衛生條例、抗菌素耐藥性、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健康促進和世衛在應對衛生突發事件方面等的工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