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區在信中提到理大生呂世瑜的案件,呂因發布煽動言論被判最低下限的5年,他又向鄭分析認罪的利弊,又評論個別被告的勝算,包括指楊雪盈的情況較好,九東的施德來「最冇得打」等。

  2. 2024年5月17日 · 香港社會學家呂大樂上個月在北京大學訪學期間,接受《香港01》記者採訪,就三個議題發表了看法,將香港身處的困局形象地提了出來,特別針對中央在這些困局中的角色給出了意見。 由於呂教授說得比較隱晦,《香港01》又一直關注這三個議題,為此我希望沿着呂教授的意見給出更多說明,為討論提供支持。 呂教授關心的三個議題是為什麼不對「一國兩制」做深入探討,建制派在做什麼,香港如何是國際城市。 這一篇是有關建制派在做什麼。 于品海|治港三問——一國兩制如何走下去? 于品海|治港三問——建制派在做什麼? 于品海|治港三問——香港如何是國際城市? 「建制」這個詞有很多解釋。 一般的理解,建制是指維繫某個社會或國家的核心組織,它的範圍可以包括特定群體、機構、政府組織、社會力量,關鍵是它們擁有決定社會或國家走向的力量。

  3. 6 天前 · 出版: 2024-05-30 08:00 更新:2024-05-31 02:27. 133. 【47人初選案/47人案/民主派初選案/劉偉聰/李予信/】民主派「35+」初選案,今日 (30日)在西九龍法院(暫代高等法院)裁決,16名不認罪被告,14人被裁定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而大律師劉偉聰及公民黨李予信罪名不 ...

  4. 6 天前 · 16名被告的裁決情況。 (詳看下圖) + 12. 認為絕大部份參選人對運用否決權有共識. 法官指,早於2020年3月,首被告戴耀廷籌劃35+計劃的終極目的和用意已非常清晰,即利用謀劃破壞、摧毀或推翻現行的政治制度,以及香港特區根據《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方針所建立的體制。 戴就計劃 製備的協調機制協議中,首兩段清楚提及初選參選人聲明一旦當選,他們會積極運用或會運用《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 法庭故認為,在所有協調會議結束之時,除少數仍有所保留及沒有參與初選的人士外,運用否決權是絕大部分參選人已達成的共識。 認為戴的攬炒十步非空想.

  5. 6 天前 · 民主派「35+」初選案,今 (30日)在西九龍法院 (暫代高等法院)裁決,16名不認罪被告,14人被裁定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 16名被告中,除了吳政亨非初選參與人外,其餘15人均有參與初選。 控方指他們協議,若取得立法會過半議席,會無差別否決預算案,以癱瘓政府運作,迫特首落台。 部份被告亦有簽「墨落無悔」聲明。 各被告在審訊時亦曾作不同辯解。 法官今 (30日)下裁決時指,認為各被告在所有協調會議結束時,除少數仍有所保留及沒有參與的人士外,運用否決權是絕大部分參選人已達成的共識。 但李予信在黨作出承諾及簽署時,仍未參與初選,而劉偉聰未有在參加初選時提倡五大訴求和否決預算案,對他是否真正支持存疑,最後裁定二人罪名不成立。 47人初選案・專頁|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 5.30裁決詳細報道.

  6. 2024年5月29日 · 初選案16名被告明天(29日)將有裁決,其中一名被告前公民黨區議員李予信在社交網站發文,形容「明天對我而言就有如一場畢業禮」,又指被控告的3年間投放不少時間和精神學習,認真檢視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法律問題。 【47人初選案・專頁】 李予信2019年在錦屏選區當選區議員。 (資料圖片) 李予信說,這段時間理解三權之間制衡、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亦反思專業社工的追求,即倡導社會改變,關懷弱勢福祉。 而亦反思街頭舞蹈藝術者的價值,即促進社群團結、友愛與和平。 2021年1月6日被控告至今3年多,李予信投放不少時間和精神學習法律,「讓我在人生最動盪、最困惑之際,以最平和及清澈的心,認真檢視發生在我們上的法律問題」。 李予信在初選案判決前貼出照片和文章,形容判決有如一場畢業禮。 (李予信Facebook)

  7. 5 天前 · 1. 港大近日再爆出校政風波,校委會在校長張翔反對下,通過7個副校長任命。 獲暫任為副校長(學術發展)的工程學者顏慶雲,回覆記者查詢指,尊重校委會.

  1. 相關搜尋

    呂雪鳳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