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中國共產黨一方在內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獲得 中國大陸 地區的 統治權 ,並於1949年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國國民黨 則於內戰中戰敗率中華民國政府 遷至台灣 ,造成今日 台灣海峽 兩岸 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 的局面,雙方自 1979年1月1日 起實現軍事 停火 [9] ,但是在法律以及政治上,因為雙方從未簽署停火或停戰協議,故內戰仍然在 法理上 延續至今。 1925年,主張 聯俄容共 的國民黨領袖 孫中山 去世後, 國民黨右派 與中共以及支持國共合作的 國民黨左派 之間的矛盾迅速擴大,導致 國共兩黨的合作關係 出現裂痕。 在國民黨建立 國民政府 並發動針對 北洋政府 的 國民革命軍北伐 期間,兩黨矛盾激化。

  2. 3 天前 · 國民黨守不住大西南原因之一是 日本人和共產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敵人 。 日本侵略者從未計畫要將蔣政權趕盡殺絕。 「七七」事變及淞滬戰役,並不在日本軍部的預料之中。 日本侵華從滿洲國入關和從上海登陸,意在控制華北和東南沿海、沿江的重要城市,用華北和東南沿海的資源支撐其此後的太平洋作戰。 中國並不是日本內閣和軍部的最終戰略目標,而是其實現更遠大戰略目標的臺階。 所以,儘管近衛文磨內閣宣稱不以蔣政權為對手,但日本從未放棄對重慶政府的「和談」,即便有了汪精衛的傀儡政府,日本仍多次透過德國向蔣拋出誘餌。 (延伸閱讀: 蔣介石的國宴菜單竟然有包子和花捲! 五張國宴菜單反映台灣政治轉型的軌跡(上) )

  3. 5 天前 · 一般認為國軍戰敗的原因有許多政府分裂內鬥腐化貪汙財金紊亂經濟崩潰士兵厭戰官壓民變 [156]:109-132抗戰後中央對非中央系部隊歧視待遇不平化編或調邊遠地區作戰引起不滿或叛離借戰後整軍」,裁非中央系軍官近30萬人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3 天前 · 中国共产党一方在內戰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获得 中國大陸 地區的 統治權 ,并于1949年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國國民黨 则于内战中战败率中華民國政府 遷至台灣 ,造成今日 台灣海峽 兩岸 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 的局面,雙方自 1979年1月1日 起实现軍事 停火 [9] ,但是在法律以及政治上,因為双方从未簽署停火或停战協議,故内战仍然在 法理上 延续至今。 1925年,主张 聯俄容共 的國民黨領袖 孙中山 去世后, 国民党右派 与中共以及支持国共合作的 国民党左派 之间的矛盾迅速扩大,導致 國共兩黨的合作關係 出現裂痕。 在國民黨建立 國民政府 并發動针对 北洋政府 的 國民革命軍北伐 期間,两党矛盾激化。

  6. 2024年5月16日 · 長久以來許多人深感納悶當年二戰後國民黨勢力遠比中共強擁有數百萬軍隊也有好幾師機械化部隊為何最後卻兵敗如山倒?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曾經的黃埔軍校四期生林彪曾受命前往重慶為毛澤東與蔣介石的重慶談判打前站。 見到蔣主席,林彪顯得畢恭畢敬,口口聲聲地稱「校長」。 蔣介石說:「你們共產黨還讓這樣稱呼嗎? 」林彪謹慎地答道:「我儘管在共產黨內,將來校長一定曉得我能為國家做什麼事。 」當著蔣介石的面,林彪不敢長談,他表示有一些「意見」想通過蔣介石的心腹詳談,然後轉達給蔣校長。 老蔣即傳喚軍統局副局長鄭介民(也是林彪的黃埔同學)跟林彪交談。 鄭即與林彪在嘉陵江畔的一家小飯館吃了一頓飯,作了幾個小時的長談,隨後向老蔣遞交了一份很長的報告,老蔣預測林彪不會忠於老毛。

  7. 2024年5月18日 · 立法院17日院會排定處理國民黨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修正法案朝野衝突越演越烈自清晨7時議場門開前直至深夜24時至少發生8波激烈肢體衝突有5名綠委1名藍委被救護車載走並有數十名立委掛彩負傷。 究竟朝野為何在國會殿堂上演全武行? 綠委又為何不惜動粗也要力阻藍白審議? 《風傳媒》剖析朝野對國會改革法案的構想,初探藍綠白爭執的癥結點。...

  8. 1 天前 · 2024年05月29日 07:43. 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 前言. 1949年4月,解放軍一鼓作氣,橫越長江天塹,解放了南京。 這也意味着基本上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徹底覆滅了。 隨後我軍一鼓作氣到1950年6月先後殲滅了殘存在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戰場上的國民黨殘軍。 最終,國民黨軍隊僅有少量逃往台灣。 而當年,在我人民解放軍陸續取得了在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後,蔣介石就已經帶着自己的手下,敗走台灣。 但是逃到台灣的蔣介石卻沒有安分,一邊抓緊時間部署台灣海峽周邊的防備,一邊在心中日日夜夜忿忿不平。 在蔣介石故去之後,他晚年所寫的一本日記也被隨之曝光,在他的日記里,他對三個人破口大罵,認為自己失敗的原因,全部源於這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