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2024-05-31. 分享本文. 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近期宣布,歐盟銀行及投資公司在使用人工智慧(AI)技術時,必須完全承擔責任,董事會不能逃避義務。 ESMA 強調,金融機構在運用AI進行投資策略和客戶服務時,必須嚴格遵守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指示》(MiFID)的規範。 ESMA 指出,儘管AI能夠提高運營效率,但風險也不容忽視,可能對零售投資者的保護帶來重大影響。 無論決策是由人類還是 AI 所為,管理層都需對結果負責。 此外,金融機構不僅需要全面了解 AI 技術在內部的應用情況,還需進行適當監管。 此次聲明涵蓋了自行開發或使用第三方 AI 技術的銀行和投資公司,並且適用於所有形式的 AI 應用,包括如 ChatGPT 和 Google Bard 等技術。

  2. 2024年5月28日 · 2024-05-28. 分享本文. 網路安全研究人員近期發現,一款全新的勒索病毒已經駭進了企業及政府機構,並且利用 Windows 內建的 BitLocker 加密功能,將使用者的檔案完全上鎖,而且該勒索病毒還擁有更強大的未公開破壞能力。 網路安全公司卡巴斯基表示,這款全新的勒索軟體被稱為「ShrinkLocker」,其中 Shrink 的意思是「縮小」,因為其攻擊方式會先將電腦上的可用非啟動分區縮小 100MB,並且將該空間用來創造全新的啟動區以利後續進行勒索,接著再透過 BitLocker 將目標裝置中的檔案全部鎖定。

  3. 2024年5月22日 · 分享本文. 由英國和南韓共同舉辦的 AI 安全峰會本週二(21日)於首爾召開。 來自各國的領袖與科技公司高管承諾實施基本的 AI 安全措施,並強調國際合作在 AI 安全研究中的重要性。 英國政府宣布了一項新協議,包括 10 個國家和歐盟在內,將建立類似於英國 AI 安全研究所的全球網路,促進 AI 安全的共同理解和標準化。 在峰會的首日,全球領袖和代表性的 AI 公司參加了一場由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和南韓總統尹錫悅主持的線上會議,討論 AI 安全、創新和包容性。 參與者一致同意《首爾宣言》,強調在建設 AI 時增強國際合作,應對全球重大問題,維護人權,並縮小數位鴻溝,同時強調以人為本、可信和負責的原則。

  4. 2024年5月22日 · 歐盟的《人工智慧法案》將 AI 系統分為四類,即「不可接受風險」、「高風險」、「有限風險」和「極低風險」,讓各國可以針對不同風險的 AI 應用,執行相對應的監管方法。 比如說高風險的 AI 系統就涵蓋了自動駕駛汽車或醫療設備,歐盟成員可以根據這些 AI 技術對公民健康、安全和基本權利構成的風險,依據新法條進行評估。 比利時數位部長 Mathieu Michel 表示,《人工智慧法案》的通過是歐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加強了歐洲在處理新技術時對信任、透明度和問責的重要性,同時確保這種快速變化的技術能夠蓬勃發展並促進歐洲創新。 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詹婷怡也表示,當 AI 有了規範跟使用準則,才有辦法進一步形塑出產業。

  5. 2024年5月23日 · 台灣企業除了必須密切關注 AI Act 的合規性,KPMG 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法律專家趙慶宏提醒,歐盟 AI Act 也與歐盟的《網路韌性法》 (The European Cyber Resilience Act,簡稱 CRA) 草案、《一般個人資料保護規則》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6. 2024年5月28日 · 歐盟證券監管機構:銀行必須保護客戶,使用人工智慧時必須承擔全部責任

  7. 2024年5月14日 · 新加坡則是領先亞太在打造智慧國家的策略框架下,於 2023 年底推出國家 AI 策略 (National AI Strategy)2.0 版本,除了在政府內部導入 AI ,也積極透過獎勵辦法促進 AI 人才與商機進駐星國。 台灣在這波 AI 浪潮中,目前實力在哪裡? 目前有多份國際調研報告各自從不同的面向評比國家在 AI 治理、成熟度上的表現。 例如 Oxford Insight 所發佈的《政府 AI 成熟度》調查( Goverment AI Readiness Index)從政府、科技產業、數據與基礎建設做評比,台灣在 193 個國家中名列 19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