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 [註 1] ),名文,後化名中山樵 [8]。字德明,號日新,改號逸仙 [9]。廣東 香山翠亨鄉(今中山市 翠亨村)人 [8]。1940年4月1日,國民政府通令尊稱孫中山為國父 [10]:707 [11]:218。

  2. 3 天前 ·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 [註 1] ),名文,後化名中山樵 [8]。字德明,號日新,改號逸仙 [9]。廣東 香山翠亨鄉(今中山市 翠亨村)人 [8]。1940年4月1日,國民政府通令尊稱孫中山為國父 [10]:707 [11]:218。

  3. 3 天前 · 6月,孙中山密赴日本,晤黄兴、赵声等;7月,孙中山抵新加坡;8月至10月,孙中山在槟榔屿指导整顿南洋同盟会组织,准备起义;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主持秘密会议,“鼓其勇气,乘此良机,重谋大举”;11月中下旬,孙中山派赵声往香港联络广州新军 [18]

  4. 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 孙中山目睹 中华民族 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 孙中山早期受 郑观应 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3-4] [44]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 兴中会 [4] 。 1905年( 光绪 三十一年)成立 中国同盟会 。 1911年10月10日( 宣统 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 辛亥革命 后被推举为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 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 紫金山 中山陵 。

  5. 孫中山曾寫信給已退職的香山縣籍清朝官員鄭藻如,信中提出學習西方、改造中國的主張。 這封《致鄭藻如書》是迄今發現的孫中山最早的作品。 Sun developed close comradeship with classmates Yang He-ling, Chen Shao-bai and You Lie.

  6.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A.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它結束了清朝的統治,也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 它開啟了中國民主共和的新時代。 1911年為中國農曆辛亥年,所以這場革命史稱「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發生和中國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先驅孫中山所做出的努力分不開。 孫中山出生於廣東的一個貧窮家庭,12歲時隨兄長出國。 在檀香山、香港等地接受西式近代教育的過程中,孫中山關心國事,思索救國救民之道。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並於1895年發動廣州起義,後來又發起惠州起義。 起義失敗後,他流亡到香港、日本、美國、英國等地,並繼續革命活動。 二十世紀初,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加劇,清政府則腐敗無能。

  7. 國父著作及研究. Sun Yat - sen 's Works and Research.

  8. www.president.gov.tw › Page › 49國父 - President

    English. 國父孫中山先生(1866-1925),名文,號逸仙,廣東省香山縣人。 因在日本宣傳革命時,以「中山樵」自稱,後國人習稱中山先生。 香港西醫書院畢業。 光緒20(1894)年創立興中會,揭示振興中華的宗旨,開始革命救國大業。 光緒31(1905)年改組成立同盟會,並正式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作為建國理想,歷經十次失敗,在宣統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終告成功,史稱「辛亥革命」。 中山先生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訂立1912年為民國元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開國之日,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誕生。 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後,首先組織國家最高民意機關──臨時參議院,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作為國家基本大法。

  9. 近期熱門劇集

    資料來源:Yahoo搜尋
  10. 孫中山於1883年年底來港後,就讀聖公會開辦的拔萃書室及中央書院期間,在必列者士街2號的 美國公理會福音堂 (今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居住。 其後孫中山更在此受洗,成為基督徒,取教名「日新」。 相片提供:李純恩先生. 第五站:中央書院舊址. 中央書院 於1862年創辦,當時稱為「大書館」,為香港第一所提供西式現代教育的官立中學,培養出大批具備中西文化視野的中英雙語精英。 孫中山於1884年4月15日入讀中央書院高中部,直至1886年畢業。 相片提供:李純恩先生. 第六站:「四大寇」聚所楊耀記舊址. 孫中山在香港習醫時,經常與尢列、陳少白、楊鶴齡等志同道合的友人,在楊鶴齡的祖業 楊耀記 內討論時局甚至暢談革命。 正因為他們言論大膽,叫人側目,故被時人稱為「四大寇」。 相片提供:李純恩先生.

  11. 孫中山先生於年青時期在香港接受中學及大學教育,並曾宣稱自己的革命思想是從香港得來。 故此,館方為孫中山先生雕鑄全身像時,便以他在港求學時朝氣勃勃、滿懷理想的青年人模樣為依據。 銅像手執中西書籍,既突顯了孫先生手不釋卷的性格,亦反映了他在港求學期間博覽中西群書,探索如何救國救民的崇高志向。 這尊由本地雕塑家朱達誠所鑄造的銅像讓孫先生英姿勃發的形象活現於觀眾眼前。 孫中山銅像. 開放時間. 孫中山紀念館暫停開放. 孫中山紀念館已於2024年5月1日起暫時關閉,以優化常設展廳的設計及展示內容,並進行維修和改善工程,預計於2025年第二季重開。 孫中山紀念館正常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三、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