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小腸氣的症狀 下腹位置出現突起腫塊 大腿內側腫脹 腫塊附近有沉重、拉扯的感覺 腹部脹痛、作嘔 發燒 小腸氣的成因 小腸氣可出現在任何人身上,但尤其幼兒、兒童及長者較常見。幼兒出現的小腸氣,多屬間接型疝氣,當中涉及腹股溝(大概位於大髀罅的位置)。

  2. 小腸氣即疝氣,又稱「脫腸」,指內臟自腹壁突出而形成的腫塊,大部分疝氣 都不會自行痊癒,也無法服藥治療,手術是唯一根治的方法。由於突出的器官 多為小腸,故俗稱「小腸氣」。如果放任不治療,疝氣有機會愈變愈大,突出 來的器官一旦「卡」住,影響腸道暢通和腸道的血液供應,有機會 ...

  3. 2020年4月7日 · 小腸氣患者通常都有明顯的臨床病徵,當病人在站立時腹部明顯有異物突出,在平臥時便會縮回去,或在咳嗽時腹部有異物突出,醫生一般會用臨床壓力測試為病人作出診斷。如果患者臨床病徵不明顯,醫生有機會進行超聲波或電腦掃描等進階檢查,以獲得更準確的診斷。

  4. 外科手術是治療小腸氣的唯一方法。嬰孩建議在1至2歲進行手術,只需在患處開一個1至2厘米小切囗或進行腹腔鏡手術,將缺口用針綫縫合,便可修復。而針對成人的手術可分為網片修補及自體組織修補兩大類,當中網片修補亦可選擇開放式手術(open surgery)或腹腔鏡/內窺鏡手術(endoscopic surgery)。

  5. 疝氣,俗稱小腸氣,是指人體組織或器官移位,從腹壁的缺口凸出的現象。小腸氣的成因 有很多,包括慢性咳嗽、長期提舉重物、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病變等。 老人家是特別容易患小腸氣,其成因有幾項。首先,老人家因欠缺活動,腹肌缺乏鍛煉,以致腹壁變薄,導致腹壁肌肉退行性病變。

  6. 2023年10月30日 · 小腸氣3大症狀 小腸氣的初期徵狀並不明顯,劉醫生指出,不少時候病人覺得下腹位置有硬塊或腫塊突起。特別是在患者運動或走路時間太長、拿重物、咳嗽時,就會感到不適及疼痛,但只要躺臥下來或稍為搓揉突出部位,腫塊便會自行消失。

  7. 小腸氣症狀 小腸氣症狀取決於所患的小腸氣類型。腹部小腸氣(例如腹股溝氣和股氣)最常見的症狀是出現明顯腫塊或隆起,同時可能會遇到以下症狀: 受影響部位隆起:這種隆起或腫塊有時可能被推回或在躺下時消失。直立、咳嗽或用力時,隆起便會更加明顯或重現。

  8. 小腸氣的成因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先天成因是指嬰兒出生時腹璧缺損,一般在出生時已可發現,即俗稱的「凸肚臍」。後天成因則指肌肉筋膜組織退化,導致腹壁變得薄弱鬆弛。長期負重、咳嗽等亦可能增加腹腔壓力,導致腹壁出現空隙,增加小腸氣風險。

  9. 小腸氣又稱「疝氣」,任何年齡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可引致嚴重併發症,例如腸梗塞或腸臟壞死。眾多疝氣中,例如腹股溝疝、股骨疝氣、臍疝、切口疝及盆骨疝,當中以腹股溝疝最為常見於男性。 小腸氣 (疝氣)不會自動消失,手術是唯一根治方法。

  10. 2023年12月21日 · 提起「疝氣」(俗稱「小腸氣」),許多人都以為是男士的「專利」,但其實女士、長者及嬰兒也有機會患上小腸氣。由於小腸氣的徵狀不明顯,早期未必容易察覺情況,但當腸壁內的缺口漸大,咳嗽、大笑、提重物、舉重等動作就會令腹部受壓,患者便會感到腹股溝有腫塊突出。如忽略其嚴重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