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9日 · 分享:. 不「貪」,錢不來:財富的吸引力法則 為何富人總是「貪得無厭」?. 我們談錢,大都帶著一種羞恥心。. 我們確實需要財富來提高生活質素,但「追求財富」,又像一句上不了台面的話,始終是難以啓齒。. 台灣理財作家郝旭烈表示︰ 只有你喜歡錢 ...

  2. 2024年5月22日 · 最後更新: 2024/05/22 13:30. 分享:. 居泰港人已屆知命之年 憂資產不夠退休 徬徨應否回港. 過去數年不少港人移居海外,今年55歲的Paul,是其中一位。. 以往他在香港從事銷售工作,收入不算很高,但扣除必要支出後仍有餘錢投資海外物業及儲蓄,期望退休後享受 ...

  3. 2024年5月11日 · 芒格將公司的競爭優勢稱作「經濟護城河」,這是巴菲特愛用的術語,用來形容企業在與對手競爭時保護其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的獨特屬性或「壁壘」,從而在長期投資中實現高回報。 正如芒格所説:「我們為壁壘付費,但我們並不會建造它。 有些行業甚至沒有準入門檻,未來也不會有,我們會避開它們。 長期持有. 他表示,自己的目標是「始終尋求持久的競爭優勢」,他也據此發現了如時思糖果、可口可樂和之後的蘋果,這些公司都為巴郡大大盈利。 一旦芒格認定了他想支持哪個高質量企業,他就會進行長期博弈,買入並持有來獲得福利,隨著市場逐漸糾正定價過低的問題來獲得豐厚的回報。 「所有明智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獲利比投入的更多,」他曾經表示,「估值股票的前提是估值業務。 對於持久戰,芒格曾說:「賺大錢不是買賣,而是等待。

  4. 2 天前 · 孩子們需要的時間,突然之間,除了一份全職工作,每周還要為房子工作40個小時,兼照顧兩個喜歡早上5點起床的孩子。 想那段時間都沒怎麼睡覺。如果重來 會享受生活 截至今年4月,夫婦淨資產達到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左右,但 ...

  5. 2024年5月6日 · 有時你很早便可以發現有時你要經過各種歷練後才找到,」他說:「但不要忘記你實際上想做的是甚麼。 巴菲特說,無論經歷何等磨難,要深信你對於自己 身後如何被人記念 的期望,是幫助達至成功的最佳方法。

  6. 2024年5月22日 · 麥肯錫調查顯示7成人透過工作定義自己的目標實現經濟獨立可以讓人們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提早退休就意味著放棄你為之奮鬥的一切。 財務自由 完成存款的數字目標是最簡單的. 36歲就已經退休的Jace Mattinson幾乎擁有了FIRE運動者想要的一切。 4年前,他以7位數的美元金額,賣掉了自己的木材公司,然後他可以每周打3至4次高爾夫,去湖邊休憩,享受生活。 不過,8個月後,他發現退休生活並沒有想象中充實,並漸漸對提前退休失去了興趣,最終重返木材公司,因他想為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Brian Luebben同樣是經濟獨立的千禧一代,在辭去先前的銷售工作準備提前退休後不久,他開始覺得恐慌。 「 如果你有焦慮情緒,財務自由並不能簡單解決問題 ,」他表示。

  7. 2024年5月21日 · 分享:. 堅守「延遲滿足」反而造成更多浪費?. 專家:間中獎勵自己可增加幸福感. 坊間有云「早買早享受,遲買平幾舊」,近年不少理財專家也大力提倡「延遲滿足」。. 我們總是收到類似的勸告:為了更遠大的財務目標,先苦後甜是有益,開支節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