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由 2023/24 課税年度開始,合資格的第一名至第九名子女每名可獲HK$130,000的子女免稅額,而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税年度,子女免税額可獲額外增加HK$130,000。 假設你有兩名子女,當中第二名子女是於 2023/24 課税年度期間(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出生,你在 2023/24 課税年度就共享 HK$390,000 子女免税額。 延伸閱讀. 【個人免稅額計算2024】連同8個扣稅方法,節省薪俸項! 【報稅2024】年薪幾多要交?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子女免税額如何定義「子女」? 包括非婚生子女嗎? 稅務局對「子女」的定義是指: 納稅人或其配偶或前配偶所生的子女; 由納稅人或其配偶或前配偶所領養的子女;或. 納稅人或其配偶或前配偶的繼子女.

  2. 2024年5月6日 · 根據《稅務條例》第30條,如納稅人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有關課稅年度的任何時間內符合以下三項條件,便可在報稅時申索父母免稅額: 通常在香港居住. 受養人年滿55歲,或合資格申請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的人士. 納稅人 至少連續6個月與受養人同住而無須支付十足費用/ 納稅人或其 配偶每年向受養人支付不少於HK$12,000。 納稅人 如 全年 與受養人同住,又符合上述條件,可享有額外免稅額。 如何定義「通常在香港居住」? 甚麼情況下會不被視為「通常在香港居住」? 如何定義「同住」? 供養父母有多少免稅額? 如何定義年滿55歲及60歲? 延伸閱讀. 【個人免稅額計算2024】連同8個扣稅方法,節省薪俸項! 【報稅2024】年薪幾多要交?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3. 2024年5月14日 · 每名受保人的最高保費扣除額是 $8,000可申請扣稅的受養人數目不設上限納稅人只要將有關資料填在 202324 年度的報稅表稅局在計算該年度薪俸稅暫繳稅時就會作出考慮。 詳細了解自願醫保扣稅細節。

  4. 2024年5月22日 · 扣稅三寶2024自願醫保年金TVC強積金扣稅攻略附扣稅上限及計算方法申請自願醫保扣稅方法2024 愈貴的自願醫保,一定可以幫你慳得更多?

  5. 2024年5月24日 · 保險知識. 三高可以買保險嗎?. 會被拒保?. 即睇核保重點. 三高是香港普遍的健康問題,究竟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可以買保險嗎?. 病情如何才會被拒保?. Bowtie 將詳細拆解,並綜合保險公司針對三高的核保重點。.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4-05-24.

  6. 2024年5月3日 · 1.公營醫療超負荷. 談到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 ,醫護人員的專業性及醫療設備的質素當然無容置疑,不過公立醫院超負荷、瀕臨「爆煲」的情況早已不是新聞。 根據香港醫學會於2018年回應財政預算案的新聞稿,公、私營醫生對病人的比例分別為 0.9:1,000 及 4.5:1,000,兩者落差甚遠。 適逢流感或流行病高峰期,本港公立醫院的病床使用率每每超過100%,病床置於病房走廊的情況已成常態;而公苛醫院的專科門診及手術輪候期亦以「長」聞名。 除緊急情況外,專科門診病人往往需要輪候1-2年才能見醫生,個別手術的輪候時間更長達4年! 難怪醫衞局也坦言承認醫生人手短缺,是服務輪候時間冗長的主因。 只有獲得充足的醫療保障,受保人就能自由選擇公營或私營醫療服務,不必擔心醫療開支問題、不必被迫面對長時間的輪候。

  7. 2024年5月20日 · 審核 John Sze. 日期 2024-05-20. 更新 2024-05-20. 在我14年的保險生涯當中,時有聽聞醫生濫收醫療費的事件,甚至亦有客戶遇上疑似濫收個案,在出院找數時,才發現醫生手術費,比起原來的報價,高出50%之多! 上年年尾的保險公司醫生黑名單事件」,亦引起了網上論壇連登對醫生濫收或醫生無王管的討論當中有不少網民表示自己或身邊的親友被醫生濫收的經驗。 如何定義濫收? 要談論醫生濫收費用問題是否普遍或嚴重,我們先要為「濫收」一詞下定義。 由於醫療收費受到眾多因素影響,包括手術難度、手術複雜程度、手術緊急性、醫生名氣及預約情況等,因此並不容易劃出清晰界線,去判斷超過某個收費,就等同「濫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