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8日 · 成為百萬富翁之後應該買甚麼?. 這也許不個難題。. 不過,當你和一個百萬富翁交談後,你會發現,沒有一個富豪能靠揮金如土,留住百萬美元的資產。. 有錢買卻選擇不買 是件趣事. CNBC向諸多百萬富豪發問:「你不想在哪些東西上花錢?. 」答案顯示,即便 ...

  2. 2024年5月22日 · 「我擁有説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工作,沒有任何事情會受到我的工作時間影響。」 同為自由職業者,Steven表示認同。他表示:「人們對提前退休的誤解是:你再也賺不到一分錢,只是每天躺在沙灘上度過餘生。實際上我們永遠不會停止 ...

  3. 2024年5月30日 · Killingsworth的説法: 這種幸福感並非來自於金錢可以買到什麼,而在於它可以承擔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幸福感本身也可能影響收入能力。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2012年的研究顯示,即便計及個人社會經濟因素,那些在在青少年時期擁有更高幸福感的人,在30歲時往往能賺到更多的錢。 金錢帶來的幸福收益或許遞減 但有人卻會遞增. 當你的收入增加,每一元錢對你幸福的作用便愈來愈少。 加薪對一個人幸福感的影響,更像是一種百分比的變化,而不金額的變化。 根據Killingsworth等人的研究,如果你的薪水從5萬美元翻倍到10萬美元,那麽通常需要再翻倍到20萬美元才能產生同等的幸福感提升。 Amy Grable曾經為銀行卡上的錢能否夠生活而感到焦慮。

  4. 2024年5月19日 · 「吸引力法則(The Law of Attraction)」近年來極其流行的概念。 源自一本名為《秘密》的暢銷書。 簡單來説就是:只要你對一件事的執念夠強,並把握機遇,就可以吸引到你想要的任何事物——人生中的所有成敗得失,都你自己吸引的。 放到財富中來看,就可以説:只要你對財富的執念夠深,那麼錢自然會來找你。 你不「貪」,錢不來。 這當然不說躺在床上發夢便可以擁有財富。 比爾蓋茨、朱克伯格退學創業的經歷已經老生常談:你對財富的執著會趨勢你去深度瞭解賺錢的方法,因此對於時代的風向便能更加靈敏。 洛克菲勒:貪婪大有所為. 這便富人都看似「貪得無厭」的原因:金錢觀自洽,對財富有追求,而已經獲得的財富進一步佐證自己金錢觀的正確性,自然對金錢的執念愈深。

  5. 2024年5月16日 · 現年39歲的菲律賓裔美國女子Bernadette Joy個人理財培訓公司Crush Your Money Objective的行政總裁,不要看她目前一位百萬富豪,八年前Joy在抵押貸款、學生貸款和日常帳單的堆積下,背負了30萬美元(逾234萬港元)的債務,令她曾經對追求夢想這件事感到焦慮和 ...

  6. 2024年5月20日 ·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95歲生日那天他潸然淚下—— 原來人生遠比他想像地要長。 如果不有意識地去生活,時間只會白白流走。 在年輕時,姜錫圭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因能力獲得認可,被他人尊重。 「感謝這些付出,在65歲得以光榮自信地退休——卻沒有料到,30年後,在95歲生日那天,會因後悔而淚流滿面。 人生的前65年,姜錫圭活得自豪且榮耀,但餘下的30年充滿了悔恨以及苦楚。 退休後,姜錫圭想:「已經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從今起每多活一年都賺到。 」於是抱著這種想法, 姜錫圭只在等待無痛的死亡降臨 ——就這樣毫無目的、毫無希望地活了30年。

  7. 2024年5月23日 · 分享:. 年輕人假躺平?. 近半數想掌管他人 「我們和前代一樣渴望財富與出人頭地」. 對於Z世代的年輕人,好像存在太多刻板印象:情緒化、難以管理、思維脫綫、更注重工作價值而非物質⋯⋯. 不過,研究公司Seremont最新調查顯示: 年輕人可能和他們的前輩們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