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合胞病毒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飛沫傳播,或通過受污染的手、食具或接觸剛染有患者鼻或喉部分泌物的物件而間接傳播。 潛伏期為1至10天。 合胞病毒|RSV與流感分別. 兒科專科醫生劉成志曾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RSV與流感感染兩者的病徵相似,都會高燒,惟RSV明顯較多鼻水及咳嗽,而流感鼻水較少。 他提及,RSV更易入氣管,嚴重病例或會併發肺炎、氣管或支氣管炎及出現氣喘等,需打抗生素及用舒張氣管藥。 1歲以下、抵抗力低的嬰幼兒較受影響,很多會併發下呼吸道感染,康復時間較長。 合胞病毒|預防方法. 家長要教小朋友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著口鼻,之後要洗乾淨手。 此外,現時取消口罩令,家長可自行去決定讓小朋友是否戴口罩,但如果發現小朋友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就應佩戴口罩,甚至請假不上學。

  2. 2024年5月20日 · 孔繁毅引述研究指,約每10名 RSV 患者,便有超過 1人在感染後60日内死亡,死亡率為11.9%,相比起流感的死亡率8.8%為高;而RSV導致併發症的機會、患者需要使用氧氣治療或呼吸機的機會也較流感高。. 另外亦有研究指出,每9名因感染 RSV而須人院的65歲或 ...

  3. 3 天前 · 消防部門的官員指出,生病的乘客報告在乘坐郵輪時就出現了噁心等症狀,並表示多名來自郵輪的乘客都生病了,並且搭乘了同一班航班。 事件曝光後,隨即於網上引發熱議,有網民便猜測,乘客很可能是感染了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諾羅病毒,並直接指出,在5月7日從溫哥華出發的公主郵輪( (Princess Cruises)上,剛剛發生了諾羅病毒事件。 拆解諾如病毒.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諾如病毒以往常被稱為諾沃克類病毒,這種病毒常引致急性腸胃炎,亦是食物中毒的常見成因,通常與食用未經煮熟的貝殼類海產有關。 所有年齡組別的人士均有機會受感染,潛伏期通常為12至48小時。 症狀如下: 點擊圖片放大. +5. 只要為患者補充足夠水分,並提供輔助性治療,一般可於1至3天內自行痊癒。 抗生素對此病並無療效。

  4. 2024年5月28日 · 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一般引致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如膿疱、膿瘡、膿腫或傷口感染。 感染部位會出現紅腫、觸痛或流膿。 嚴重者可引致敗血病、肺炎或壞死性筋膜炎等。

  5. 2024年5月30日 ·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孔繁毅早前表示,大部分RSV的感染症狀也與傷風感冒的症狀相似,很多人也會對其不以為意。 他預料,今年流感季節大機會出現雙高峰,流感及RSV高峰期重疊,有機會雙重感染,後果會更嚴重,呼籲60歲或以上長者、長期病患者、免疫系統不全人士和幼兒等高危群組RSV疫苗。 合胞病毒|RSV症狀. 根據衛生署資料,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由呼吸道合胞病毒,一種單鏈的核糖核酸病毒所引起。 在香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全年皆會發生。 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致呼吸道疾病,例如氣管、肺部及中耳的感染

  6. 2024年5月29日 · 吳健聰醫生表示,常言道「傷風感冒」,其實泛指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所產生的感染,通常病徵未見發燒、出現些許鼻水,約1至2日即可病癒;流感則屬於流行性病毒感染,假如病人未曾注射流感疫苗,通常會發高燒、頭痛、嚴重骨骹痛、肌肉痛等病徵 ...

  7. 2024年5月21日 · 它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如手足口和紅眼症,但亦可引起較嚴重的疾病如肌肉麻痺、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而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曾在公開講座中提及,市民常用的70%或以上酒精,對幼兒間流行的鼻病毒和腸病毒殺滅能力低,可能要花5分鐘才殺死,用酒精搓手液亦未能避免感染,加上幼童很難跟足防疫指引、大多無戴眼鏡,可周圍觸摸環境後再摸眼而感染。 衞生署指出,由於酒精未能有效殺死一些引起手足口的病毒(如腸病毒71型),酒精搓手液並不能代替使用梘液和清水潔手,提醒市民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抹乾。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