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1. 沒有收到報税表? 即使你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如你在過去每年均須報税,但至今仍未收到最新的報税表,可以透過以下 3個方法向稅局查詢︰. 致電187 8022向稅局查詢是否已向你發出這年度的報税表; 在辦公時間親臨稅局中央詢問組索取報税表複本(地址:九龍啟德協調道5號税務中心地下); 「税務易」帳戶持有人可在「税務易」帳戶內的「税務狀況」部份,全日24小時查詢你是否尚有未提交的報税表. 2.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2. 2024年5月17日 · LVMH創始人兼董事長Bernard Arnault則排在首位,他現年75歲,凈資產達2220億美元,大部分財富來自於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製造商股份。 點擊圖片放大. 科技類:Dell、Tesla、Amazon. 對AI相關設備的需求推動戴爾科技公司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後,現年59歲的Dell最近也見證了自己的財富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他以1130億美元的財富排在第11位。 60歲的亞馬遜公司創始人Jeff Bezos以2080億美元的凈資產排名第2。 Tesla的CEO,52歲的馬斯克排名第3,凈資產為1870億美元。 受馬斯克在Tesla的股份價格變化影響,他的財富在今年減少了400億美元。 點擊圖片放大. 地緣政治受益者. 新加入者如86歲的Slim,以1060億資產排在第13位。

  3. 2024年5月6日 · 當巴菲特想讓其接班人、現任非保險業務主管阿貝爾(Greg Abel)對股東問題發表意見時,他習慣性地把阿貝爾叫成了「查理」。 這個小口誤引起了股東的歡呼。 芒格罕有拍案. 要求巴菲特入股比亞迪及Costco. 巴菲特強調芒格對巴郡投資組合的影響,當中,比亞迪 (01211) 和好市多(Costco,中國內地稱「開市客」,美:COST)是芒格最推崇的兩隻股票。 巴菲特提到,芒格通常贊同他的投資建議,唯有兩次是芒格拍案要求他「買買買」,分別是入股比亞迪和好市多。 回想起來,我在Costco(的投資)應該更積極。 他在(投資)這兩間公司上,是合時合理,準確命中。 (He was right, big time, in both companies)

  4. 2024年5月3日 · 現在社交平台上流傳這樣一些内容,媒體機構的合法新聞報道被篡改,文章看起來像是記者或政客在推廣加密幣投資平台。 當用戶點擊鏈接,它們會跳轉到一個詐騙網站,而非媒體機構真正的官方網站。 Iafolla稱,此類騙局常盜用名人照片,發布各種虛假投資建議。 如果你看到像馬斯克或Taylor Swift這樣的人,或者你欽佩的任何其他名人向你推廣這些東西,請停下來問問自己,為什麼Taylor會擁護加密幣?

  5. 2024年5月12日 · 第一種經由第三方公司提供: 耀才提供多種報價系統,月費及功能各有不同,如經濟通etnet月費$368;與耀才Level 1報價相同,若當月交易佣金達$2,000或以上,可獲當月全數回贈;在致富申請獲取第三方公司Level 2報價,基本版費用由$338至$488不等;

  6. 2024年5月23日 · Harris Poll的最新 調查 顯示,78%的美國員工沒用完有薪假期,一半人向老闆請假時會感到緊張,千禧世代最愛瞞過僱主「安靜休假」。 78%打工仔不清假. 該調查在今年4月26日至28日訪問了1170名18歲及以上的美國打工仔,發現83%的人滿意公司的放假政策。 11%的受訪者沒有帶薪假期,21%有薪假少於或等於10天,34%有薪假介乎11至20天,20%有21至30天,7%有薪假超過30天,7%有無限多的有薪假。 點擊圖片放大. 超過四分之三(78%)美國打工仔沒用完每年的有薪假期,89%的Z世代(生於1997~2012年的人),83%千禧世代(生於1981~1996年的人)和85%高層管理人員如此回答。 點擊圖片放大. 工作太多不願請假.

  7. 2024年5月9日 · MoneyHero Group行政總裁Rohith Murthy 表示:「在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與融資難度上升的情況下,消費者轉向其他融資方案以獲取『快錢』來解決迫切的資金周轉需求。 在另一項調查中,該平台發現超過一半的用戶表示他們在提取貸款前,一般會申請2至3筆私人貸款以作比較。 事實上,不同的私人貸款批出的實際年利率 (APR)可以相差1%到1.5%。 Rohith認為,隨着持牌財務公司推出更多類型的借貸產品和獎勵計劃以吸引消費者,香港的私人貸款市場競爭變得日益激烈。 相關趨勢亦反映消費者對「短期快錢」的需求上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