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日 · 第1個階段是「機率經營」,也就是看到有什麼樣的市場、有機會開發客戶,就去試試看,例如緣故市場(朋友、親戚)、陌生市場(路演、街訪、電話行銷)、孤兒保單市場等。 所謂的「機率」,就是它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需要保持高活動量每天勤奮地跑客戶,才有機會成功簽單,「這就像是買樂透一樣,要頻繁地買,才有機會中獎。 」他笑著比喻。 他形容創業初期的自己處於「4大皆空」的狀態:沒有人脈,沒有能力,沒有形象,也沒有資金,但也正因為與同行的業務員相比沒有突出的優勢,不是站在一個較佳的起跑點,讓他知道一定得要非常努力,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有賴於在這段時期一點一滴所累積的客戶量,使他的業績穩定成長,邁入「規律經營」的第2階段,許多客戶不但主動加保,還樂意將他轉介紹給其他友人。

  2. 2024年5月1日 · 16. 0. 成為主管幾乎是每位保險業務員成功發展後的必經之路,但即使是再優秀的業務員,也不一定將成為一位出色主管,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業務銷售與領導團隊的思維大不相同! 國泰人壽專招中一通訊處通訊處經理洪佩琦分享,業務員與主管最大的差異在於,業務員的各項指標只需自我完成就好,但團隊裡的各項指標需要團隊夥伴一同來完成,因此需要具備相應的指導、培養、動員等能力,而這是單純作為一個業務員所未觸及的。 從業務員到基層主管,思維大不同. 洪佩琦指出,剛晉升主管的業務員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對自己身分的認知偏差,習慣了以個人業務為主的他們,在剛晉升的期間,自我定位通常是「業務兼主管」,但洪佩琦表示,應該以個人業務為輔! 主管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團隊的建立,夥伴的教育與培養需要主管投入不少的時間精力。

  3. 2024年5月1日 · 業務員選擇加入保險行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項最常見的因素就是「想挑戰沒有天花板的高收入」。 確實,從事保險行業沒有收入的上限,舉例來說,相同職位、相同年資的人,收入相差到十倍甚至百倍都不是不可能的事,但相對的,每一分收入都需要胼手胝足、紮實靠自己的能力得來。 而說到能力,時代轉變下對業務員能力的要求會愈來愈全面與精細,包含要有獲得客戶的能力、善加解釋與運用保險商品功能的能力、發掘客戶需求的能力、銷售促成的能力、創造與提供附加價值的能力,以及要有領導、管理並培育出更多優秀人才的能力。 因此業務員「能力升級」已經是勢在必行。

  4. 2024年5月1日 · 正當大家起床出門工作,或許還為了即將到來的連假計畫浮想連翩時,2024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一場芮氏規模7.2的強烈地震在花蓮東部海域發生,持續約1分鐘的天搖地動讓許多人惶恐,至今已造成13人死亡,1,147人受傷,尚有6人失聯。 透過芮氏地震規模的公式計算可知,本次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將近4,000兆焦耳,相當於95萬噸TNT的爆炸當量,若以1945年投放於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為標準進行類比,大約是63.4顆。 此外,雖然921與0403兩起大地震的芮氏規模僅差0.1,但透過芮氏規模計算公式可以得知,前者者釋放能量約為後者的1.4倍。 根據香港天文臺的觀測資料,至截稿前,30天內全球規模5.0以上的地震共計207起,光臺灣就占了52起。

  5. 2024年5月1日 · 我有什麼解決方案? 在經營保險事業之初,業務員不但要告訴別人「我正在從事保險」,還要讓愈多人知道愈好,否則,即使身邊的親友需要購買保險,第一時間也不會尋求自己的幫助。 吳柏增建議,業務員可以藉由數位媒體的力量傳遞自身品牌,拍短影片、經營社群軟體都是很好的選擇,因此業務員也必須知道「上網搜尋自己的名字,會出現什麼」。 為了協助夥伴建立數位品牌,吳柏增組織了2個自媒體班,其中一班負責構思企劃,尋找當前市場關注的時事與客戶好奇的議題,另一班則扛起剪影片的責任,目的在於讓團隊內的每一個人都能從「微網紅」做起,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擴大自己的人際影響力。 此外,團隊也不斷鼓勵夥伴追求國際榮譽獎項和專業執照,將自己經營事業努力獲得的榮耀,轉化為「名片」上專業能力的認證。

  6. 2024年5月1日 · 網路訂購:保險行銷網 https://shop.advisers.com.tw 電話訂購:台北 (02)2792-8557|台中 (04)2254-8325|高雄 (07)222-3096 門市訂購:台北門市(台北市行愛路78巷28號2樓之1)|台中門市(台中市市政北二路282號5樓之7)|高雄門市(高雄市民生一路56號21樓

  7. 2024年5月1日 · 「學習的內容是否有效不該是由單位內所有夥伴一起做實驗。 」為確保早會課程的內容能最大化提升夥伴業績,黃正延在決定早會學習主題前,會事先在單位內找尋擅長相關議題的夥伴,並成立3~5人的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預先利用早會及展業外的時間深入瞭解相關內容,接著是將理論與知識投入自身的展業之中,看該如何實際運用,在確認該主題實用且能創造績效後,才會成為早會的課程。 如此作法就能避免學習內容過於理論而無法於實戰使用的情況發生,而小組成員在提升績效後的成果分享,也更能帶動臺下夥伴的學習意願。 在夥伴的學習見證分享後,其餘夥伴在早會的學習心態自然也會從「早會一定要參加,但內容不一定有用,隨便聽一聽就好」變成「這是真的能提升績效的內容,我要認真吸收」。 當眾人都理解學習的益處,學習氛圍就會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