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5日 · 發布時間: 2024/05/05 09:30. 最後更新: 2024/05/07 10:43. 分享:. 28歲已擁400萬!. 她分享Fresh grad常犯5個金錢錯誤:只還得起Min pay?. 那便不要購物. 前金融分析師、目前任理財顧問的Michela Allocca年輕有為,28歲已累積逾50萬美元(約390萬港元)的淨資產 ...

  2. 2024年5月15日 · 1. 沒有收到報税表? 即使你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如你在過去每年均須報税,但至今仍未收到最新的報税表,可以透過以下 3個方法向稅局查詢︰. 致電187 8022向稅局查詢是否已向你發出這年度的報税表; 在辦公時間親臨稅局中央詢問組索取報税表複本(地址:九龍啟德協調道5號税務中心地下); 「税務易」帳戶持有人可在「税務易」帳戶內的「税務狀況」部份,全日24小時查詢你是否尚有未提交的報税表. 2.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3. 2024年5月15日 · 個人增值.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 ...

  4. 2024年5月23日 · Seremont調查顯示,年輕人和前代一樣渴望金錢。 訪談中,51%的Z世代職員認為薪資是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而47%的年長員工也抱有同樣觀點。 對年輕職員來説,需要支付高昂的大學費用是主要障礙。 Business Insider最近一則報告顯示,逾半數的Z世代和千禧世代職員的收入僅夠支付基本生活開支。 除了金錢,年輕職員還渴望與上級建立穩固的良性關係。 調查顯示,想要在上司面前「表現出色」,是一個主要工作動力,只有「獲得加薪或獎金」排在「取悅上司」之前。 Z世代職員另一個工作動力是「出人頭地」: 33%的Z世代職員表示,他們希望能晉升至公司的管理層,而年長職員中僅19%有該想法. 44%的Z世代職員想要掌管他人,其他世代中抱有相同想法的僅27% 「這些都不是什麽新鮮事。

  5. 2024年5月21日 · Rifkin總結,大家都是想像一樽完全相同而普通的紅酒。 但一旦有了「現在不要,或者之後先」(not now, maybe later)的念頭和行為,就會引發一種本能性的「延遲滿足」,傾向等待更好時機去享樂。 「延遲滿足」沒止境. 形成惡性循環. Rifkin與Berger重複發現此模式,形容為「 特殊意義螺旋 」(specialness spiral):當人們決定在某個時刻不使用某物,無論出於何種原因,該物品會開始「格外感覺特別」。 你想保護它,並留待稍好一點的場合才享用; 到下次有機會使用,你又再度放棄,它進一步變得更寶貴; 每次放棄享用,都會令你更傾向堅持留待下個更好場合;

  6. 2024年5月18日 · Moriarty於MarketWatch撰文表示,一名成功的退休人士是 有意義地花費金錢和時間 的人︰「他們享受所擁有的一切,並創造一種適合自己的新生活方式。 她續稱,若希望成為一名成功退休人士, 不宜過份關心和計較如何慳錢 。 退休沒錢是萬萬不能,但即使較緊絀,「平有平玩」亦非沒可能,「一旦你到達那個神奇的年齡,你每日做的事情也很重要。 從退休後仍非常活躍的長者身上,Moriarty歸納出 七種促進身心健康 的有益活動,也領悟出做 成功退休人士的三大要訣 。 「事業成功,不等於退休成功」 退休後要生活充實. 必做7件事. 參加音樂和文化活動. 園藝自己做. 在家食飯. 享受生活. 重視既有事物. 更有意義地花錢. 注重健康. 退休人士有益舉措(一):投入文娛活動.

  7. 2024年5月8日 · 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Ken,約6年前入職公務員,人工由當時的2.3萬元加至目前的3.9萬元,增幅70%,他估計今年將會升職,期望收入增至約6萬元,加幅是54%。 這幾年收入增幅滿意,他應該開心及可以累積不錯的資產,但Ken有些沮喪地說,財富水平都是差不多,似乎對目前狀況不太滿意。 按他的資料顯示,6年前擁有資產約52萬元,今日是126萬元,增多了74萬元,增幅是142%,是很不錯的,為何他有不滿意的想法呢? 主要原因包括過往幾年的投資表現不滯。 以往MPF及其他基金都有投資美國股市,但2021年時感覺美國股市已很高,所以當時便將大部分基金都轉換到港股基金,結果不單之前賺了的都輸掉外,總數目前為止更有約15%虧損,包括股票,強積金及投資相連保單。 3年前換馬港股勁蝕 銀行戶口曾剩不足1000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